小型模塊化反應堆碳中和戰略數字孿生技術中小企業半導體材料安全產業職業教育
國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新型儲能TOD模式鉬產業投資基金智能電網塑料薄膜氯堿工業
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也是能源資源消耗的主要領域,推進工業節能減排,加強資源綜合利用是我國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從國外主要工業化國家的經驗來看,依法節能早已成為國際通用的慣例。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特別重視依靠制定法律法規推進工業領域節能。日本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已經制定了以促進工業節...
化學工業是傳統的“高能耗、高污染”行業,和國外比,我國化工行業單位產品能耗水平明顯偏高,而排放物處理率明顯偏低,行業快速發展勢必會帶來資源環境問題。與此同時,市場需求潛力要求行業加快發展。近年來,發達國家大規模向外轉移重化工業,造成相關產品的供求出現局部緊張,為我國發展化工行業帶來機遇,日...
二氧化碳(CO₂)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是指將CO₂從工業過程、能源利用或大氣中分離出來,直接加以利用或注入地層以實現CO₂永久減排的過程。 截至2021年6月,我國已投運和建設中的CCUS示范項目達49個,已投運的項目有38個,15個屬于捕集類示范項目,9個屬于生物、化工利用類示范項目,14個屬于地質利用與...
有色金屬是我國七大工業耗能大戶之一,是推進節能降耗的重點行業。我國有色金屬工業能源消耗主要集中在礦山、冶煉和加工三大領域,整體能耗目前仍在較高基數下保持增長。 2021年,有色金屬行業克服疫情反復不利影響,把握國內和國際市場復蘇機遇,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保障產業鏈供應鏈有效供給,加快推進傳統產業智...
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然后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我國煤炭開發過程碳排放總量由2010年的7.35億t,先增加到2011年的7.59億t,隨后逐漸降低到2016年的5.70億t,而后再緩慢增加到2...
煤炭行業是能源生產主力軍,又是國家確定的9個重點高耗能行業和污染排放嚴重的行業之一。以燃煤消耗為主的現有能源體系,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排污最高的地區之一,對人居環境和全球氣候都有重大影響。在緊迫的節能減排任務面前,我國煤炭工業壓力巨大。 2020年,全國超低排放煤電機組累計達9.5億千瓦;就瓿“散亂污&...
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然后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水泥工業不同于其他工業,其CO2排放分為直接碳排放(水泥生產過程中化石燃料燃燒排放和熟料生產過程中的排放)和間接排放(水泥...
碳中和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然后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 我國鋼鐵行業作為能源消耗密集型行業,是制造業31個門類中碳排放量最大的行業之一,占全國碳排放總量的15%左右。近10年來,我國...
石化行業是中國經濟的支柱產業,也是CO2主要排放源。2019年全球能源消費144×108t油當量,其中石油和天然氣分別占33%和24%。2019年,中國石油、天然氣消費所排放的CO2分別達到15.2億噸和5.9億噸,占全國總排放量的21%。因此,中國石化行業在2060年“碳中和”目標下面臨巨大挑戰,亟需技術創新。 2022年上半...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所稱節約能源(簡稱節能),是指加強用能管理,采取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以及環境和社會可以承受的措施,從能源生產到消費的各個環節,降低消耗、減少損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費,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202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為1015986億元,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大關。按可比價格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