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是一段漫漫征程,又是彈指一揮間,作為一家國有控股的專業期貨公司,成立于上世紀90年代的永安期貨如今實現了從“傳統期貨經紀公司”到“衍生品綜合服務商”的飛躍。
經過近三十年發展,該公司目前在國內沿海、沿江、沿產業密集區設有44家分支機構,在新加坡等地設有子公司,員工人數超千人。到“十四五”期間,永安期貨科學制定發展規劃,開啟了打造 “衍生品投行”的新征程。
日前,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進行了2021年度優秀會員表彰,永安期貨榮獲優秀會員白金獎,展現了公司在金融期貨領域的頭部實力。
金融期貨市場深度不斷增加
“近年來,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證券市場活躍度持續提升,市場參與者投資避險的需求日益增加。場外市場根據客戶需求衍生出多種股指類期權產品,進一步激發了金融衍生品市場活力。”永安期貨總經理黃志明向上證報記者表示。
作為場外衍生品做市商,永安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永安資本面臨股指盤面價格波動風險和波動率風險。結合市場實際情況,永安資本選擇通過股指期貨對沖盤面價格波動產生的風險,并在必要的時機利用場內股指期權對沖波動率風險,從而達到風險中性目的。
經過兩年的探索與積累,永安資本股指場外衍生品業務已實現成交規模與交易利潤的穩步增長,股指場外衍生品對沖業務已成為永安資本場外衍生品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黃志明指出,隨著資管新規落地,金融期貨投資者結構逐步向專業化、機構化發展。同時,居民財富管理意識逐步提高,資產配置日益多元化;銀行理財子公司、保險年金等長期資金權益投資規模持續上升,均帶動金融期貨行業實現快速增長。
永安期貨積極構建財富“生態圈”,培育和服務了永安國富、敦和資管等一批知名私募機構;大力開展私募成長鯤鵬計劃,助力優質私募機構高質量發展;不斷推進研究中心、資產管理總部與產業發展總部的產投研一體化進程,在繼續維持商品及衍生品、股票等權益類資產投研優勢上,積極引入預期收益穩定的債券類資產,不斷豐富資管產品類型,提高資管產品的吸引力。
聚焦期貨服務實體經濟本源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期貨市場以服務實體經濟和國家戰略為宗旨,保持高質量發展勢頭,產品創新與對外開放均明顯提速,服務實體經濟功能得到有效發揮。在黃志明看來,過去十年我國期貨市場發展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
2012年至2016年,以《期貨公司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期貨公司設立子公司開展以風險管理服務為主的業務試點工作指引》正式發布為契機,監管部門相繼推出資產管理業務、風險管理業務和期貨品種國際化等政策,期貨市場步入差異化、多元化發展階段。
這一階段,在持續做強經紀業務的同時,永安期貨開始開拓財富管理業務和風險管理業務,探索私募機構、合格投資者和公司共贏共生的財富生態系統;建立風險管理子公司永安資本,服務上下游實體企業,最終形成“一體兩翼”的業務發展模式。
2016年至今,期貨行業開啟加速轉型階段,期貨期權品種迎來爆發式增長;金融行業強調牢守風險底線,回歸服務實體之本源。在此期間,永安期貨開始致力于平臺化轉型升級,圍繞期貨服務實體經濟本質,加快發展以經紀業務為基礎,以風險管理和財富管理為兩翼,以境外業務、期權衍生品業務和投資業務為驅動的“一體兩翼,三輪驅動”業務體系。公司創新引領期現、含權貿易、場外衍生品、貿易商廠庫等業務,累計服務企業超過1.2萬家,業務足跡遍布五大洲,為實體經濟穩產、保供、穩價貢獻力量。公司還發揮期貨衍生品專業優勢,率先實踐“保險+期貨”等創新業務,在全國23個省份累計投入幫扶資金超1億元,扶貧和鄉村振興工作成績連續六年獲評第一。
開啟打造“衍生品投行”新征程
在公司“十二五”“十三五”規劃的引領下,永安期貨已實現了從“傳統期貨經紀公司”到“衍生品綜合服務商”的飛躍。“十四五”期間,公司再度科學制定發展戰略規劃,開啟了打造 “衍生品投行”的新征程。
據介紹,永安期貨提出的“衍生品投行”戰略定位,是指以運用衍生品作為主要工具和核心能力,圍繞大類資產和大宗商品產業鏈業務領域,為客戶提供資產配置、風險管理、投融資服務的綜合性金融服務機構。
對于公司未來的發展思路,黃志明表示,首先,公司將繼續做強做大風險管理業務,提升運用多工具多策略服務產業客戶能力,依托公司產業研究和現貨渠道的優勢,做深期現結合業務,夯實風險管理基石;同時,加快風險管理業務平臺的高質量發展,支持永安資本等子公司與大型生產和需求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強化對大宗商品產業鏈的服務能力。
其次,公司將大力發展場外衍生品業務,深度參與各大交易所的場外衍生品業務研發、試點和平臺建設,利用交易所提供的商品互換、非標倉單等業務平臺,幫助產業客戶積極利用場外市場開展風險管理,打通服務實體經濟的“最后一公里”。
最后,公司將積極探索更多“期貨+”復合衍生工具和服務模式,拓展“保險+期貨”復合產品,開發“基差+含權”等創新工具,開拓“期貨+倉儲+配送”“期貨+現貨”等服務模式,不斷強化產業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