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剛剛舉行了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提出2021年要促進工業互聯網的創新發展,制定數字化轉型路線圖,推動產業數字化,加快數字產業化發展。
近年來,全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作為數字經濟先行省份的浙江,更是提出了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從消費互聯網向工業互聯網迭代升級的發展戰略。
近日,了解到,全國人大代表、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將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建議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培育一批生產性服務龍頭企業和工業互聯網平臺載體,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當今時代的發展速度如此迅猛,科技的發展,特別是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帶動模式、技術、產品的變革以及產業結構的升級,國家在強國之路上,作為微觀經濟主體的企業走向產業鏈高端必須在數字化上有所作為。”徐冠巨表示,當前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需要培育一批生產性服務龍頭企業和工業互聯網平臺載體,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以工業互聯網平臺在產業數字化上實現新突破
徐冠巨表示,當前作為經濟大動脈的物流行業,尤其是公路物流存在企業規模小、行業結構散的特點,資源整合度低,成熟的物流技術難以及時推廣應用,這一特點在受到疫情等沖擊時尤為凸顯,亟需智能物流工業互聯網平臺提供系統化的支撐和服務。
因此,徐冠巨建議,通過打造智能物流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線上(智慧供應鏈平臺、網絡平臺和供應鏈科技金融平臺)和線下(遍布全國的智能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互相協同的方式,將供應鏈能力切片為原子能力、分子服務化,供各行各業靈活快速編排調用,最終形成“倉儲、運輸和配送”的全國化網絡和一體化服務,能夠將貨物高效送達終端客戶,從而真正實現賦能物流企業,服務制造企業。
突破場景碎片化、需求定制化的難題
徐冠巨表示,目前大規模定制、柔性生產成為新的趨勢和主流模式。當下不少企業內部供應鏈管理和外部供應鏈服務跟不上需求的變化,物流水平、信息化程度、金融服務等存在差距。
同時,一直以來,由于制造業的細分領域多,場景和需求分散,導致不同行業的物流供應商多是“小而專”的生存模式,很難在不同行業屬性的客戶間實現遷移。
因此,徐冠巨建議,發展物流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促進物流平臺與大型制造企業的合作對接,加快培育一批生產性服務龍頭企業和工業互聯網平臺載體,能夠在實施數字經濟戰略上搶得新機。
公開信息顯示,當前,傳化物流聚焦化工、汽車、3C電子等行業,依托工業互聯網服務平臺開發集中采購、供應商管理、柔性供應鏈、智能倉儲、智慧物流等云化應用服務,全面提高了產業鏈協同能力。2019年全網實現超2000萬單運單,保障了4億件生產生活物資高效流轉。
今年1月,傳化集團與吉利控股集團聯手,全面推動共建汽車產業工業互聯網平臺,布局新能源運力裝備及整車服務網絡。傳化集團旗下傳化智聯將在汽車物流供應鏈平臺、新能源運力平臺、基礎設施項目開發等方面,向整個產業生態上下游延伸,以幫助企業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