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上海市委外宣辦舉行“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黨委專題系列發布會,有提到截至目前,上海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82萬輛,建成各類充電樁58.8萬根。
上海推廣新能源汽車具備一定的優勢。上海是一線限購城市,加上經濟發展水平高,本地居民環保意識相較更強,所以對新能源汽車需求更為旺盛。與此同時,上海依托原有的汽車產業基礎優勢,形成了較為完備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條,在博世、大陸、采埃孚等1000多家汽車零部件企業,特斯拉、上汽等整車企業的共同助推下,上海已形成三大新能源汽車集群地。這都共同推進了上海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高速發展。
一直以來,上海新能源汽車終端銷量就位居各省市前列。數據顯示,上海今年前8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達到14.3萬輛,在一眾城市中位居第一。
如果期間(3月-5月)沒有受到疫情影響的話,上海新能源汽車表現應該會更好。要知道,上海4月汽車終端銷量(含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僅為1143輛,新能源汽車銷量排名掉至百名開外。5月新能源汽車終端銷量雖有回暖,但也就1644輛。直到6月,上海汽車工業才完全實現復工復產,也迅速奪回新能源汽車終端銷量第一的位置。
上海提出自2023年1月1日起,消費者購買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的,不再發放專用牌照額度。這或許將對后續新能源汽車銷量產生一些影響。
上海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目標是:到2025年,本地新能源汽車年產量超過120萬輛,產值突破3500億元,占全市汽車制造業產值3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