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太陽能光伏發電概述
1.1 太陽能相關介紹
1.1.1 太陽能簡述
1.1.2 太陽輻射與太陽能
1.1.3 太陽能資源的優缺點
1.2 太陽能的利用
1.2.1 太陽能利用的方式
1.2.2 太陽能利用的四大步驟
1.2.3 太陽能利用的重要技術
1.3 光伏發電介紹
1.3.1 光伏發電原理及分類
1.3.2 光伏發電系統的部件構成
1.3.3 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介紹
1.3.4 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優勢
1.3.5 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應用
第二章 2020-2022年世界光伏發電產業發展分析
2.1 2020-2022年世界光伏發電產業狀況
2.1.1 產業發展階段
2.1.2 光伏發電規模
2.1.3 全球裝機容量
2.1.4 區域分布格局
2.1.5 企業競爭格局
2.2 主要國家光伏財政補貼政策
2.2.1 美國
2.2.2 德國
2.2.3 意大利
2.2.4 日本
2.3 美國
2.3.1 太陽能資源狀況
2.3.2 光伏產品標準
2.3.3 光伏裝機規模
2.3.4 區域分布格局
2.3.5 未來前景預測
2.4 日本
2.4.1 能源結構構成
2.4.2 光伏裝機規模
2.4.3 光伏電價規定
2.4.4 商業模式變遷
2.4.5 未來前景預測
2.5 歐洲
2.5.1 太陽能資源狀況
2.5.2 光伏裝機規模
2.5.3 歐洲光伏標準
2.5.4 英國光伏容量
2.5.5 德國光伏概況
2.5.6 法國光伏發展
2.5.7 西班牙市場狀況
2.6 其他地區
2.6.1 印度
2.6.2 巴西
2.6.3 澳大利亞
2.6.4 以色列
第三章 2020-2022年中國光伏發電產業分析
3.1 中國光伏發電行業產業鏈分析
3.1.1 產業鏈簡析
3.1.2 產業鏈發展規模
3.1.3 產業鏈發展特點
3.2 中國光伏發電行業發展概況
3.2.1 行業發展歷程
3.2.2 市場發展形勢
3.2.3 行業發展特點
3.2.4 行業推廣模式
3.2.5 商業模式創新
3.3 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相關政策分析
3.3.1 產業政策梳理
3.3.2 光伏補貼政策
3.3.3 光伏扶貧推進
3.3.4 碳達峰行動方案
3.3.5 光伏發電管理政策
3.3.6 工業綠色發展規劃
3.3.7 智能光伏發展計劃
3.3.8 光伏政策配套方向
3.4 2020-2022年中國光伏發電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3.4.1 能源發電結構
3.4.2 光伏裝機規模
3.4.3 光伏消納情況
3.4.4 市場結構分析
3.4.5 區域分布格局
3.4.6 企業經營情況
3.5 2020-2022年全國太陽能發電量分析
3.5.1 2020-2022年全國太陽能發電量趨勢
3.5.2 2020年全國太陽能發電量情況
3.5.3 2021年全國太陽能發電量情況
3.5.4 2022年全國太陽能發電量情況
3.5.5 太陽能發電量分布情況
3.6 風力和太陽能光伏發電結合發展
3.6.1 風光互補發電技術介紹
3.6.2 風光互補發電的主要特點
3.6.3 風光互補發電商業應用情況
3.6.4 風光互補發電需解決的問題
3.7 光伏發電與建筑結合發展
3.7.1 光電建筑應用的重要意義
3.7.2 光伏建筑一體化研究進展
3.7.3 光伏建筑發展的鼓勵政策
3.7.4 中國光電建筑一體化進展
3.7.5 中國光伏建筑一體化困境
3.7.6 光伏建筑一體化發展建議
3.8 中國光伏發電產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3.8.1 基礎研究及技術創新問題
3.8.2 標準與檢測認證問題
3.8.3 光伏發電成本相對較高
3.8.4 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第四章 2020-2022年中國分布式光伏發電行業發展分析
4.1 分布式光伏發電相關概述
4.1.1 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定義
4.1.2 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特點
4.1.3 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影響
4.2 分布式光伏發電產業支持政策分析
4.2.1 分布式光伏發電政策匯總
4.2.2 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補貼
4.2.3 分布式光伏市場化交易
4.2.4 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意見
4.2.5 能源一體化發展指導意見
4.2.6 分布式光伏發電安全工作通知
4.3 中國分布式光伏發電行業發展綜述
4.3.1 產業發展態勢
4.3.2 主要應用場景
4.3.3 發展存在問題
4.3.4 發展建議分析
4.4 2020-2022年中國分布式光伏發電運行分析
4.4.1 并網裝機規模
4.4.2 并網用戶數量
4.4.3 區域分布格局
4.4.4 整縣試點分布
4.4.5 企業布局狀況
4.5 分布式光伏發電業發展主要影響因素
4.5.1 技術成本
4.5.2 資源稟賦
4.5.3 電能需求
4.5.4 政策補貼
4.5.5 融資成本
第五章 2020-2022年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區域發展分析
5.1 新疆
5.1.1 光伏發電裝機容量
5.1.2 光伏發電生產情況
5.1.3 光伏發電利用效率
5.1.4 光伏發電項目動態
5.1.5 光伏產業存在的問題
5.1.6 新能源項目投資建議
5.2 內蒙古
5.2.1 光伏發電建設狀況
5.2.2 光伏發電項目動態
5.2.3 光伏發電扶持政策
5.2.4 光伏發電發展潛力
5.2.5 “十四五”發展規劃
5.3 甘肅
5.3.1 太陽能資源概況
5.3.2 新能源的利用水平
5.3.3 光伏發電裝機規模
5.3.4 光伏扶貧建設動態
5.3.5 光伏發電項目動態
5.3.6 光伏發電建設規劃
5.3.7 “十四五”發展建議
5.4 青海
5.4.1 光伏發電扶持政策
5.4.2 光伏發電規模分析
5.4.3 光伏幫扶發展狀況
5.4.4 光伏發電項目動態
5.4.5 光伏產業鏈建設狀況
5.4.6 光伏產業鏈培育問題
5.4.7 光伏產業鏈循環舉措
5.5 寧夏
5.5.1 光伏發電資源條件
5.5.2 光伏發電發展特征
5.5.3 光伏發電裝機規模
5.5.4 項目用地收費標準
5.5.5 光伏項目建設計劃
5.5.6 “十四五”發展規劃
5.6 江蘇
5.6.1 光伏發電扶持政策
5.6.2 光伏發電裝機規模
5.6.3 光伏發電試點情況
5.6.4 行業企業發展布局
5.6.5 “十四五”發展規劃
5.7 河北
5.7.1 光伏發電扶持政策
5.7.2 光伏發電裝機規模
5.7.3 光伏發電區域分布
5.7.4 光伏項目并網規定
5.7.5 光伏發電項目建設
5.7.6 “十四五”發展前景
5.8 山東
5.8.1 光伏發電資源條件
5.8.2 光伏發電裝機規模
5.8.3 光伏發電項目建設
5.8.4 區域光伏發電狀況
5.8.5 光伏發電扶持政策
5.8.6 光伏發電發展規劃
5.9 浙江
5.9.1 光伏發電裝機規模
5.9.2 分布式光伏發電建設
5.9.3 光伏發電項目動態
5.9.4 “十四五”發展規劃
第六章 2020-2022年光伏發電技術分析
6.1 世界納米太陽能電源研制技術動向
6.1.1 光電化學太陽能電池
6.1.2 NPC電池的結構、原理及性能分析
6.1.3 染料光敏化劑研發進展
6.1.4 染料光敏化劑的分類及性能
6.1.5 NPC電池現存主要問題與對策
6.2 數倍聚光的光伏發電系統分析
6.2.1 “采用數倍聚光的光伏發電系統”產生概況
6.2.2 “采用數倍聚光的光伏發電系統”概念和特點
6.2.3 與“平板固定式光伏發電系統”的經濟性比較
6.2.4 “采用數倍聚光的光伏發電系統”的其他獨特優點
6.3 光伏發電技術發展及動向
6.3.1 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的優點
6.3.2 光伏發電技術的主要應用
6.3.3 光伏電站發電技術的發展情況
6.3.4 光伏發電與并網技術的具體內容
6.3.5 光伏發電與并網技術的應用要點
6.4 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發展趨勢
6.4.1 國際光伏發電技術的研發趨勢
6.4.2 中國未來光伏發電技術的發展趨勢
6.4.3 光伏發電與并網技術的發展趨勢
6.4.4 “十四五”光伏發電技術進展方向
第七章 2020-2022年太陽能光伏電池組件產業分析
7.1 太陽能電池簡介
7.1.1 光電轉換原理
7.1.2 太陽能電池及材料
7.1.3 太陽能電池應用領域
7.1.4 太陽能電池的應用歷程
7.2 2020-2022年全球太陽能電池產業發展分析
7.2.1 市場發展規模
7.2.2 企業競爭格局
7.2.3 區域生產格局
7.2.4 技術發展情況
7.3 2020-2022年中國太陽能電池產業發展狀況
7.3.1 行業運行現狀
7.3.2 產業鏈分析
7.3.3 市場需求情況
7.3.4 企業競爭情況
7.3.5 行業發展空間
7.4 2020-2022年全國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產量分析
7.4.1 2020-2022年全國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產量趨勢
7.4.2 2020年全國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產量情況
7.4.3 2021年全國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產量情況
7.4.4 2022年全國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產量情況
7.5 2020-2022年中國太陽能光伏電池進出口市場分析
7.5.1 進出口規模分析
7.5.2 進出口價格走勢
7.5.3 進口規模分析
7.5.4 出口規模分析
7.6 2020-2022年中國光伏電池原材料市場分析
7.6.1 主要原料生產工藝
7.6.2 主要原料產量規模
7.6.3 主要原料價格走勢
7.7 中國太陽能電池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7.7.1 技術革新升級趨勢
7.7.2 生產成本變化趨勢
7.7.3 產業鏈一體化趨勢
第八章 2019-2022年光伏發電上市公司經營狀況分析
8.1 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1.1 企業發展概況
8.1.2 經營效益分析
8.1.3 業務經營分析
8.1.4 財務狀況分析
8.1.5 核心競爭力分析
8.1.6 公司發展戰略
8.1.7 未來前景展望
8.2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8.2.1 企業發展概況
8.2.2 全球布局情況
8.2.3 經營效益分析
8.2.4 業務經營分析
8.2.5 財務狀況分析
8.2.6 核心競爭力分析
8.2.7 公司發展戰略
8.3 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3.1 企業發展概況
8.3.2 經營效益分析
8.3.3 業務經營分析
8.3.4 財務狀況分析
8.3.5 核心競爭力分析
8.3.6 公司發展戰略
8.4 美國太陽能公司(SunPower)
8.4.1 企業發展概況
8.4.2 2020財年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8.4.3 2021財年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8.4.4 2022財年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8.5 阿特斯陽光電力有限公司(Canadian Solar, Inc.)
8.5.1 企業發展概況
8.5.2 2020年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8.5.3 2021年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8.5.4 2022年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8.6 第一太陽能公司(First Solar, Inc.)
8.6.1 企業發展概況
8.6.2 2020年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8.6.3 2021年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8.6.4 2022年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第九章 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投融資分析
9.1 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投資融資概述
9.1.1 主要融資渠道
9.1.2 企業融資特點
9.1.3 企業融資問題
9.2 2020-2022年國內外光伏企業投融資現狀
9.2.1 全球光伏企業融資現狀
9.2.2 國內光伏企業融資規模
9.2.3 中國光伏企業上市情況
9.3 A股及新三板上市公司在太陽能光伏行業投資動態分析
9.3.1 投資項目綜述
9.3.2 投資區域分布
9.3.3 投資模式分析
9.3.4 典型投資案例
9.4 光伏電站投資成本解析
9.4.1 地面光伏系統
9.4.2 工商業光伏系統
9.4.3 電站運維成本
9.5 光伏電站投資效益解析
9.5.1 經濟性分析
9.5.2 環境效益分析
9.5.3 社會效益分析
9.6 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投資壁壘分析
9.6.1 資質壁壘
9.6.2 資金壁壘
9.6.3 技術壁壘
9.6.4 人才壁壘
9.6.5 海外貿易壁壘
9.7 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投資風險提示
9.7.1 市場風險
9.7.2 技術風險
9.7.3 競爭風險
9.7.4 人才風險
9.8 中投顧問對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投資建議
9.8.1 完善產業鏈條
9.8.2 注重技術創新
9.8.3 開拓新興市場
9.8.4 把握產業融合
第十章 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投資建設案例深度解析
10.1 兆新股份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案例分析
10.1.1 項目基本概述
10.1.2 項目投資價值
10.1.3 項目投資分析
10.1.4 經濟效益分析
10.1.5 項目風險分析
10.1.6 項目可行性分析
10.2 東方日升澳洲光伏電站項目案例分析
10.2.1 項目基本概述
10.2.2 項目投資價值
10.2.3 建設內容規劃
10.2.4 經濟效益分析
10.2.5 項目可行性分析
10.3 艾能聚屋頂光伏發電建設項目案例分析
10.3.1 項目基本概述
10.3.2 項目投資價值
10.3.3 項目投資分析
10.3.4 建設內容規劃
10.3.5 經濟效益分析
10.3.6 項目可行性分析
第十一章 中投顧問對2022-2026年光伏發電產業前景預測
11.1 世界光伏發電產業發展展望
11.1.1 光伏制造本土化趨勢
11.1.2 光伏發電前景展望
11.1.3 新興市場發展前景
11.1.4 全球市場格局展望
11.2 中國光伏發電產業發展前景
11.2.1 碳中和成中長期利好
11.2.2 產業鏈環節前景展望
11.2.3 能源安全帶來需求
11.2.4 光伏應用場景展望
11.2.5 “十四五”規劃情況
11.3 中國光伏發電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11.3.1 產業發展趨勢
11.3.2 技術發展趨勢
11.3.3 光伏產品趨勢
11.3.4 平價上網趨勢
11.3.5 細分市場齊頭并進
11.4 中投顧問對2022-2026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預測分析
11.4.1 2022-2026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影響因素分析
11.4.2 2022-2026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預測
11.4.3 2022-2026年中國光伏電池產量預測
11.4.4 2022-2026年全球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預測
附錄
附錄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附錄二:清潔能源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
附錄三: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附錄四:光伏發電開發建設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附錄五:智能光伏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
第一章 太陽能光伏發電概述
1.1 太陽能相關介紹
1.1.1 太陽能簡述
1.1.2 太陽輻射與太陽能
1.1.3 太陽能資源的優缺點
1.2 太陽能的利用
1.2.1 太陽能利用的方式
1.2.2 太陽能利用的四大步驟
1.2.3 太陽能利用的重要技術
1.3 光伏發電介紹
1.3.1 光伏發電原理及分類
1.3.2 光伏發電系統的部件構成
1.3.3 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介紹
1.3.4 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優勢
1.3.5 太陽能光伏發電的應用
第二章 2020-2022年世界光伏發電產業發展分析
2.1 2020-2022年世界光伏發電產業狀況
2.1.1 產業發展階段
2.1.2 光伏發電規模
2.1.3 全球裝機容量
2.1.4 區域分布格局
2.1.5 企業競爭格局
2.2 主要國家光伏財政補貼政策
2.2.1 美國
2.2.2 德國
2.2.3 意大利
2.2.4 日本
2.3 美國
2.3.1 太陽能資源狀況
2.3.2 光伏產品標準
2.3.3 光伏裝機規模
2.3.4 區域分布格局
2.3.5 未來前景預測
2.4 日本
2.4.1 能源結構構成
2.4.2 光伏裝機規模
2.4.3 光伏電價規定
2.4.4 商業模式變遷
2.4.5 未來前景預測
2.5 歐洲
2.5.1 太陽能資源狀況
2.5.2 光伏裝機規模
2.5.3 歐洲光伏標準
2.5.4 英國光伏容量
2.5.5 德國光伏概況
2.5.6 法國光伏發展
2.5.7 西班牙市場狀況
2.6 其他地區
2.6.1 印度
2.6.2 巴西
2.6.3 澳大利亞
2.6.4 以色列
第三章 2020-2022年中國光伏發電產業分析
3.1 中國光伏發電行業產業鏈分析
3.1.1 產業鏈簡析
3.1.2 產業鏈發展規模
3.1.3 產業鏈發展特點
3.2 中國光伏發電行業發展概況
3.2.1 行業發展歷程
3.2.2 市場發展形勢
3.2.3 行業發展特點
3.2.4 行業推廣模式
3.2.5 商業模式創新
3.3 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相關政策分析
3.3.1 產業政策梳理
3.3.2 光伏補貼政策
3.3.3 光伏扶貧推進
3.3.4 碳達峰行動方案
3.3.5 光伏發電管理政策
3.3.6 工業綠色發展規劃
3.3.7 智能光伏發展計劃
3.3.8 光伏政策配套方向
3.4 2019-2021年中國光伏發電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3.4.1 能源發電結構
3.4.2 光伏裝機規模
3.4.3 光伏消納情況
3.4.4 市場結構分析
3.4.5 區域分布格局
3.4.6 企業經營情況
3.5 2020-2022年全國太陽能發電量分析
3.5.1 2020-2022年全國太陽能發電量趨勢
3.5.2 2020年全國太陽能發電量情況
3.5.3 2021年全國太陽能發電量情況
3.5.4 2022年全國太陽能發電量情況
3.5.5 太陽能發電量分布情況
3.6 風力和太陽能光伏發電結合發展
3.6.1 風光互補發電技術介紹
3.6.2 風光互補發電的主要特點
3.6.3 風光互補發電商業應用情況
3.6.4 風光互補發電需解決的問題
3.7 光伏發電與建筑結合發展
3.7.1 光電建筑應用的重要意義
3.7.2 光伏建筑一體化研究進展
3.7.3 光伏建筑發展的鼓勵政策
3.7.4 中國光電建筑一體化進展
3.7.5 中國光伏建筑一體化困境
3.7.6 光伏建筑一體化發展建議
3.8 中國光伏發電產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3.8.1 基礎研究及技術創新問題
3.8.2 標準與檢測認證問題
3.8.3 光伏發電成本相對較高
3.8.4 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第四章 2020-2022年中國分布式光伏發電行業發展分析
4.1 分布式光伏發電相關概述
4.1.1 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定義
4.1.2 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特點
4.1.3 分布式光伏發電的影響
4.2 分布式光伏發電產業支持政策分析
4.2.1 分布式光伏發電政策匯總
4.2.2 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補貼
4.2.3 分布式光伏市場化交易
4.2.4 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意見
4.2.5 能源一體化發展指導意見
4.2.6 分布式光伏發電安全工作通知
4.3 中國分布式光伏發電行業發展綜述
4.3.1 產業發展態勢
4.3.2 主要應用場景
4.3.3 發展存在問題
4.3.4 發展建議分析
4.4 2020-2022年中國分布式光伏發電運行分析
4.4.1 并網裝機規模
4.4.2 并網用戶數量
4.4.3 區域分布格局
4.4.4 整縣試點分布
4.4.5 企業布局狀況
4.5 分布式光伏發電業發展主要影響因素
4.5.1 技術成本
4.5.2 資源稟賦
4.5.3 電能需求
4.5.4 政策補貼
4.5.5 融資成本
第五章 2020-2022年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區域發展分析
5.1 新疆
5.1.1 光伏發電裝機容量
5.1.2 光伏發電生產情況
5.1.3 光伏發電利用效率
5.1.4 光伏發電項目動態
5.1.5 光伏產業存在的問題
5.1.6 新能源項目投資建議
5.2 內蒙古
5.2.1 光伏發電建設狀況
5.2.2 光伏發電項目動態
5.2.3 光伏發電扶持政策
5.2.4 光伏發電發展潛力
5.2.5 “十四五”發展規劃
5.3 甘肅
5.3.1 太陽能資源概況
5.3.2 新能源的利用水平
5.3.3 光伏發電裝機規模
5.3.4 光伏扶貧建設動態
5.3.5 光伏發電項目動態
5.3.6 光伏發電建設規劃
5.3.7 “十四五”發展建議
5.4 青海
5.4.1 光伏發電扶持政策
5.4.2 光伏發電規模分析
5.4.3 光伏幫扶發展狀況
5.4.4 光伏發電項目動態
5.4.5 光伏產業鏈建設狀況
5.4.6 光伏產業鏈培育問題
5.4.7 光伏產業鏈循環舉措
5.5 寧夏
5.5.1 光伏發電資源條件
5.5.2 光伏發電發展特征
5.5.3 光伏發電裝機規模
5.5.4 項目用地收費標準
5.5.5 光伏項目建設計劃
5.5.6 “十四五”發展規劃
5.6 江蘇
5.6.1 光伏發電扶持政策
5.6.2 光伏發電裝機規模
5.6.3 光伏發電試點情況
5.6.4 行業企業發展布局
5.6.5 “十四五”發展規劃
5.7 河北
5.7.1 光伏發電扶持政策
5.7.2 光伏發電裝機規模
5.7.3 光伏發電區域分布
5.7.4 光伏項目并網規定
5.7.5 光伏發電項目建設
5.7.6 “十四五”發展前景
5.8 山東
5.8.1 光伏發電資源條件
5.8.2 光伏發電裝機規模
5.8.3 光伏發電項目建設
5.8.4 區域光伏發電狀況
5.8.5 光伏發電扶持政策
5.8.6 光伏發電發展規劃
5.9 浙江
5.9.1 光伏發電裝機規模
5.9.2 分布式光伏發電建設
5.9.3 光伏發電項目動態
5.9.4 “十四五”發展規劃
第六章 2020-2022年光伏發電技術分析
6.1 世界納米太陽能電源研制技術動向
6.1.1 光電化學太陽能電池
6.1.2 NPC電池的結構、原理及性能分析
6.1.3 染料光敏化劑研發進展
6.1.4 染料光敏化劑的分類及性能
6.1.5 NPC電池現存主要問題與對策
6.2 數倍聚光的光伏發電系統分析
6.2.1 “采用數倍聚光的光伏發電系統”產生概況
6.2.2 “采用數倍聚光的光伏發電系統”概念和特點
6.2.3 與“平板固定式光伏發電系統”的經濟性比較
6.2.4 “采用數倍聚光的光伏發電系統”的其他獨特優點
6.3 光伏發電技術發展及動向
6.3.1 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的優點
6.3.2 光伏發電技術的主要應用
6.3.3 光伏電站發電技術的發展情況
6.3.4 光伏發電與并網技術的具體內容
6.3.5 光伏發電與并網技術的應用要點
6.4 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發展趨勢
6.4.1 國際光伏發電技術的研發趨勢
6.4.2 中國未來光伏發電技術的發展趨勢
6.4.3 光伏發電與并網技術的發展趨勢
6.4.4 “十四五”光伏發電技術進展方向
第七章 2020-2022年太陽能光伏電池組件產業分析
7.1 太陽能電池簡介
7.1.1 光電轉換原理
7.1.2 太陽能電池及材料
7.1.3 太陽能電池應用領域
7.1.4 太陽能電池的應用歷程
7.2 2020-2022年全球太陽能電池產業發展分析
7.2.1 市場發展規模
7.2.2 企業競爭格局
7.2.3 區域生產格局
7.2.4 技術發展情況
7.3 2020-2022年中國太陽能電池產業發展狀況
7.3.1 行業運行現狀
7.3.2 產業鏈分析
7.3.3 市場需求情況
7.3.4 企業競爭情況
7.3.5 行業發展空間
7.4 2020-2022年全國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產量分析
7.4.1 2020-2022年全國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產量趨勢
7.4.2 2020年全國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產量情況
7.4.3 2021年全國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產量情況
7.4.4 2022年全國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產量情況
7.5 2020-2022年中國太陽能光伏電池進出口市場分析
7.5.1 進出口規模分析
7.5.2 進出口價格走勢
7.5.3 進口規模分析
7.5.4 出口規模分析
7.6 2020-2022年中國光伏電池原材料市場分析
7.6.1 主要原料生產工藝
7.6.2 主要原料產量規模
7.6.3 主要原料價格走勢
7.7 中國太陽能電池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7.7.1 技術革新升級趨勢
7.7.2 生產成本變化趨勢
7.7.3 產業鏈一體化趨勢
第八章 2019-2022年光伏發電上市公司經營狀況分析
8.1 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1.1 企業發展概況
8.1.2 經營效益分析
8.1.3 業務經營分析
8.1.4 財務狀況分析
8.1.5 核心競爭力分析
8.1.6 公司發展戰略
8.1.7 未來前景展望
8.2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8.2.1 企業發展概況
8.2.2 全球布局情況
8.2.3 經營效益分析
8.2.4 業務經營分析
8.2.5 財務狀況分析
8.2.6 核心競爭力分析
8.2.7 公司發展戰略
8.3 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3.1 企業發展概況
8.3.2 經營效益分析
8.3.3 業務經營分析
8.3.4 財務狀況分析
8.3.5 核心競爭力分析
8.3.6 公司發展戰略
8.4 美國太陽能公司(SunPower)
8.4.1 企業發展概況
8.4.2 2020財年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8.4.3 2021財年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8.4.4 2022財年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8.5 阿特斯陽光電力有限公司(Canadian Solar, Inc.)
8.5.1 企業發展概況
8.5.2 2020年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8.5.3 2021年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8.5.4 2022年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8.6 第一太陽能公司(First Solar, Inc.)
8.6.1 企業發展概況
8.6.2 2020年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8.6.3 2021年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8.6.4 2022年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第九章 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投融資分析
9.1 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投資融資概述
9.1.1 主要融資渠道
9.1.2 企業融資特點
9.1.3 企業融資問題
9.2 2020-2022年國內外光伏企業投融資現狀
9.2.1 全球光伏企業融資現狀
9.2.2 國內光伏企業融資規模
9.2.3 中國光伏企業上市情況
9.3 A股及新三板上市公司在太陽能光伏行業投資動態分析
9.3.1 投資項目綜述
9.3.2 投資區域分布
9.3.3 投資模式分析
9.3.4 典型投資案例
9.4 光伏電站投資成本解析
9.4.1 地面光伏系統
9.4.2 工商業光伏系統
9.4.3 電站運維成本
9.5 光伏電站投資效益解析
9.5.1 經濟性分析
9.5.2 環境效益分析
9.5.3 社會效益分析
9.6 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投資壁壘分析
9.6.1 資質壁壘
9.6.2 資金壁壘
9.6.3 技術壁壘
9.6.4 人才壁壘
9.6.5 海外貿易壁壘
9.7 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投資風險提示
9.7.1 市場風險
9.7.2 技術風險
9.7.3 競爭風險
9.7.4 人才風險
9.8 中投顧問對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行業投資建議
9.8.1 完善產業鏈條
9.8.2 注重技術創新
9.8.3 開拓新興市場
9.8.4 把握產業融合
第十章 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投資建設案例深度解析
10.1 兆新股份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案例分析
10.1.1 項目基本概述
10.1.2 項目投資價值
10.1.3 項目投資分析
10.1.4 經濟效益分析
10.1.5 項目風險分析
10.1.6 項目可行性分析
10.2 東方日升澳洲光伏電站項目案例分析
10.2.1 項目基本概述
10.2.2 項目投資價值
10.2.3 建設內容規劃
10.2.4 經濟效益分析
10.2.5 項目可行性分析
10.3 艾能聚屋頂光伏發電建設項目案例分析
10.3.1 項目基本概述
10.3.2 項目投資價值
10.3.3 項目投資分析
10.3.4 建設內容規劃
10.3.5 經濟效益分析
10.3.6 項目可行性分析
第十一章 中投顧問對2022-2026年光伏發電產業前景預測
11.1 世界光伏發電產業發展展望
11.1.1 光伏制造本土化趨勢
11.1.2 光伏發電前景展望
11.1.3 新興市場發展前景
11.1.4 全球市場格局展望
11.2 中國光伏發電產業發展前景
11.2.1 碳中和成中長期利好
11.2.2 產業鏈環節前景展望
11.2.3 能源安全帶來需求
11.2.4 光伏應用場景展望
11.2.5 “十四五”規劃情況
11.3 中國光伏發電行業發展趨勢預測
11.3.1 產業發展趨勢
11.3.2 技術發展趨勢
11.3.3 光伏產品趨勢
11.3.4 平價上網趨勢
11.3.5 細分市場齊頭并進
11.4 中投顧問對2022-2026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預測分析
11.4.1 2022-2026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影響因素分析
11.4.2 2022-2026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預測
11.4.3 2022-2026年中國光伏電池產量預測
11.4.4 2022-2026年全球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預測
附錄
附錄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
附錄二:清潔能源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
附錄三:促進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附錄四:光伏發電開發建設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附錄五:智能光伏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
圖表1 地球繞太陽運行的示意圖
圖表2 不同地區太陽平均輻射強度
圖表3 太陽能熱發電熱力循環系統原理圖
圖表4 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結構
圖表5 三類太陽能光伏發電應用系統特點對比表
圖表6 并聯式住宅太陽能發電系統結構
圖表7 并聯式太陽能發電系統
圖表8 適用于鄉村的光伏發電系統
圖表9 適用于學校、醫院和私人住宅的光伏發電系統
圖表10 家用太陽能發電系統
圖表11 全球光伏產業發展歷程
圖表12 2014-2020年全球太陽能發電量
圖表13 2008-2021年全球光伏裝機容量和同比增速
圖表14 2020年全球排名前十國家的新增裝機容量和累計裝機容量情況
圖表15 2021全球各國累計光伏裝機排行榜
圖表16 2021全球各國新增光伏裝機排行榜
圖表17 2021全球各國人均光伏裝機排行榜
圖表18 2020年全球光伏TOP20企業營業收入排名情況
圖表19 美國水平面太陽能輻射總量分布
圖表20 2007-2021年美國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總量及類別
圖表21 2021年美國各州累計太陽能發電裝機量
圖表22 日本2030-31新能源結構調整
圖表23 2012-2020年日本光伏累計裝機量及增長率
圖表24 2020-2050年日本光伏市場容量
圖表25 歐洲水平面太陽能輻射總量分布
圖表26 2015-2025年歐盟新增光伏裝機容量
圖表27 歐洲主要國家光伏標準
圖表28 2021年德國光伏新增裝機量
圖表29 2015-2021法國光伏新增裝機量
圖表30 2021年西班牙光伏新增裝機量
圖表31 2013-2023年印度年度新增光伏裝機
圖表32 2021年澳大利亞光伏新增裝機量
圖表33 光伏產業鏈一覽圖
圖表34 2010-2022年全國多晶硅產量情況
圖表35 2010-2022年全國硅片產量情況
圖表36 2010-2022年全國電池片生產情況
圖表37 2010-2022年全國太陽能組件生產情況
圖表38 2008-2021年國內電池片量產轉換效率發展趨勢
圖表39 中國水平面太陽能輻射總量分布
圖表40 2013-2022年國家層面出臺光伏發電裝備產業發展相關政策匯總(一)
圖表41 2013-2022年國家層面出臺光伏發電裝備產業發展相關政策匯總(二)
圖表42 2013-2022年國家層面出臺光伏發電裝備產業發展相關政策匯總(三)
圖表43 2016-2021年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及增速情況
圖表44 2021年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細分結構占比
圖表45 2016-2021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及增速情況
圖表46 2021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細分結構占比
圖表47 2021-2022年全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統計情況
圖表48 2021-2022年全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統計情況
圖表49 2018-2020年全國棄光率月度變化情況
圖表50 2021年全國光伏并網消納情況
圖表51 2022年各省級區域新能源并網消納情況
圖表52 2021-2030年不同類型光伏應用市場變化趨勢
圖表53 2021年全國各省市新增光伏裝機量排名前十
圖表54 2021年全國各省市光伏累計裝機量排名前十
圖表55 2022年光伏新增并網容量
圖表56 2022年光伏累計并網容量
圖表57 2022年主流光伏上市公司營收狀況
圖表58 2020-2022年中國太陽能發電量趨勢圖
圖表59 2020年全國太陽能發電量數據
圖表60 2020年主要省份太陽能發電量占全國太陽能發電量比重情況
圖表61 2021年全國太陽能發電量數據
圖表62 2021年主要省份太陽能發電量占全國太陽能發電量比重情況
圖表63 2022年全國太陽能發電量數據
圖表64 2022年主要省份太陽能發電量占全國太陽能發電量比重情況
圖表65 2021年太陽能發電量集中程度示意圖
圖表66 典型光電池的剖面圖
圖表67 獨立式光電系統
圖表68 一個典型的電網連接充電系統
圖表69 光電板與屋頂的結合
圖表70 2014-2022年國家層面BIPV相關推廣政策
圖表71 2020-2021年部分省市推動BIPV相關政策
圖表72 2020-2022年中國主要企業拓展BIPV情況
圖表73 中國分布式能源相關政策匯總
圖表74 2019年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名單
圖表75 2021年各省分布式、集中式光伏裝機
圖表76 京滬高鐵上海虹橋站屋頂光伏發電(BAPV方式)
圖表77 河北省晶龍“金太陽”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方式)
圖表78 2016-2021年中國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量
圖表79 2020年各。▍^、市)納入國家競價補貼范圍項目總體情況
圖表80 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
圖表81 國家電投開展的整縣推進項目招標
圖表82 2013-2020年中國分布式光伏政策補貼
圖表83 內蒙古發改委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清單(光伏項目)
圖表84 內蒙古發改委10億元以上重大項目清單(光伏制造項目)
圖表85 2022年寧夏自治區重點項目投資計劃(光伏發電建設項目)
圖表86 2013-2021江蘇省累計光優裝機規模
圖表87 2013-2021江蘇省光伏裝機情況
圖表88 2018-2021年河北光伏市場累計完成情況
圖表89 2018-2021年河北光伏市場增長情況
圖表90 2018-2021年河北新增光伏發電市場結構
圖表91 2021年河北省各市戶用光伏裝機容量
圖表92 2021年河北省光伏發電保障性并網項目名單
圖表93 2022年河北重點光伏項目清單
圖表94 河北省“十四五”光伏發電規劃項目
圖表95 2014-2021年山東省光伏累計裝機容量
圖表96 2022年山東省重大實施類項目名單(光伏)
圖表97 平板固定式光伏發電并網系統每千瓦的初投資構成
圖表98 小批量生產“采用數倍聚光的光伏發電并網系統”每千瓦的初投資構成
圖表99 大規模生產“采用數倍聚光的光伏發電并網系統”每千瓦的初投資構成
圖表100 2021-2030年光伏地面電站不同等效利用小時數LCOE估算
圖表101 太陽能光電轉換
圖表102 太陽能電池的基本結構
圖表103 光照射時半導體的p-n結合示意圖
圖表104 美國聯合太陽能公司取得的最高穩定轉換效率
圖表105 GaAs和GaInP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
圖表106 2005-2020年全球電池片產量及增幅
圖表107 2017-2020年全球太陽能電池出貨排名情況
圖表108 2022年全球太陽能電池行業技術來源國分布情況
圖表109 2022年中國當前申請。ㄊ、自治區)太陽能電池專利數量TOP10
圖表110 2010-2021年全球太陽能電池專利申請人集中度-CR10
圖表111 2022年全球太陽能電池行業專利申請數量TOP10申請人
圖表112 2022年全球太陽能電池行業市場價值最高TOP10專利的申請人
圖表113 太陽能電池產業鏈情況
圖表114 2015-2020年中國太陽能電池新增裝機量情況
圖表115 2018-2021年中國光伏行業電池片市場集中度變化趨勢
圖表116 2021年全球電池片出貨量TOP5企業排名
圖表117 2021-2026年中國中國太陽能產量預測情況
圖表118 2020-2022年中國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產量趨勢圖
圖表119 2020年全國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產量數據
圖表120 2021年全國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產量數據
圖表121 2022年全國太陽能電池(光伏電池)產量數據
圖表122 2015-2021年中國太陽能電池進出口數量統計情況
圖表123 2015-2021年中國太陽能電池進出口金額統計情況
圖表124 2015-2021年中國太陽能電池進出口均價
圖表125 2021年中國太陽能電池進口金額TOP10地區及占比
圖表126 2021年中國太陽能電池出口數量TOP10地區及占比
圖表127 2017-2022年中國太陽能電池出口數量統計情況
圖表128 2017-2022年中國太陽能電池出口金額統計情況
圖表129 改良西門子法生產多晶硅工藝流程圖
圖表130 改良西門子法主要工序具體內容
圖表131 單晶硅棒拉制過程
圖表132 多晶鑄錠法流程
圖表133 2017-2022年我國多晶硅產量統計
圖表134 2021年硅料價格變化情況
圖表135 2021年硅片價格變化情況
圖表136 2021年電池片價格變化情況
圖表137 2021年組件價格變化情況
圖表138 2021-2030年各種電池技術平均轉換效率變化趨勢
圖表139 太陽能電池成本與利潤分析
圖表140 2019-2022年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資產及凈資產規模
圖表141 2019-2022年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營業收入及增速
圖表142 2019-2022年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凈利潤及增速
圖表143 2020-2021年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營業收入分行業、產品、地區、銷售模式
圖表144 2019-2022年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營業利潤及營業利潤率
圖表145 2019-2022年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凈資產收益率
圖表146 2019-2022年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償債能力指標
圖表147 2019-2022年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資產負債率水平
圖表148 2019-2022年深圳市拓日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運營能力指標
圖表149 天合光能全球布局示意圖
圖表150 2019-2022年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總資產及凈資產規模
圖表151 2019-2022年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營業收入及增速
圖表152 2019-2022年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凈利潤及增速
圖表153 2021年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分行業、產品、地區
圖表154 2019-2022年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營業利潤及營業利潤率
圖表155 2019-2022年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凈資產收益率
圖表156 2019-2022年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償債能力指標
圖表157 2019-2022年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資產負債率水平
圖表158 2019-2022年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運營能力指標
圖表159 2019-2022年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資產及凈資產規模
圖表160 2019-2022年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營業收入及增速
圖表161 2019-2022年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凈利潤及增速
圖表162 2021年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營業務分行業、產品、地區
圖表163 2019-2022年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營業利潤及營業利潤率
圖表164 2019-2022年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凈資產收益率
圖表165 2019-2022年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償債能力指標
圖表166 2019-2022年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資產負債率水平
圖表167 2019-2022年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運營能力指標
圖表168 2019-2020財年美國太陽能公司綜合收益表
圖表169 2019-2020財年美國太陽能公司分部資料
圖表170 2020-2021財年美國太陽能公司綜合收益表
圖表171 2020-2021財年美國太陽能公司分部資料
圖表172 2021-2022財年美國太陽能公司綜合收益表
圖表173 2021-2022財年美國太陽能公司分部資料
圖表174 2019-2020年阿特斯綜合收益表
圖表175 2019-2020年阿特斯分部資料
圖表176 2019-2020年阿特斯收入分地區資料
圖表177 2020-2021年阿特斯綜合收益表
圖表178 2020-2021年阿特斯分部資料
圖表179 2020-2021年阿特斯分地區資料
圖表180 2021-2022年阿特斯綜合收益表
圖表181 2021-2022年阿特斯分部資料
圖表182 2021-2022年阿特斯分地區資料
圖表183 2019-2020年第一太陽能公司綜合收益表
圖表184 2019-2020年第一太陽能公司分部資料
圖表185 2019-2020年第一太陽能公司收入分地區資料
圖表186 2020-2021年第一太陽能公司綜合收益表
圖表187 2020-2021年第一太陽能公司分部資料
圖表188 2020-2021年第一太陽能公司分地區資料
圖表189 2021-2022年第一太陽能公司綜合收益表
圖表190 2021-2022年第一太陽能公司分部資料
圖表191 500kwp分布式光伏電站的資金投入
圖表192 2010-2021年全球太陽能企業融資總額
圖表193 2010-2021年全球太陽能企業風險投資資金交易額
圖表194 2021年全球獲得風險投資的公司TOP6
圖表195 2013-2021年中國光伏行業融資及并購整體情況
圖表196 2019-2022年我國光伏行業的主要投融資事件(一)
圖表197 2019-2022年我國光伏行業的主要投融資事件(二)
圖表198 2019-2022年我國光伏行業的主要投融資事件(三)
圖表199 2021-2022年光伏企業上市進展表
圖表200 2021-2022年光伏企業上市進展表(續)
圖表201 2021年A股及新三板上市公司太陽能光伏行業投資規模
圖表202 2022年A股及新三板上市公司太陽能光伏行業投資規模
圖表203 2021年A股及新三板上市公司太陽能光伏行業投資項目區域分布(按項目數量分)
圖表204 2021年A股及新三板上市公司太陽能光伏行業投資項目區域分布(按投資金額分)
圖表205 2022年A股及新三板上市公司太陽能光伏行業投資項目區域分布(按項目數量分)
圖表206 2022年A股及新三板上市公司太陽能光伏行業投資項目區域分布(按投資金額分)
圖表207 2021年A股及新三板上市公司太陽能光伏行業投資模式
圖表208 2022年A股及新三板上市公司太陽能光伏行業投資模式
圖表209 2021-2030年我國地面光伏系統初始全投資變化趨勢
圖表210 2021-2030年我國工商業分布式光伏系統初始全投資變化趨勢
圖表211 2021-2030年我國電站運維成本變化趨勢
圖表212 兆新股份分布式光伏發電建設項目投資金額
圖表213 艾能聚屋頂光伏發電建設項目投資金額
圖表214 艾能聚屋頂光伏發電建設項目經濟效益
圖表215 2022年全球光伏裝機需求占比變化趨勢
圖表216 “光伏+”產業融合模式及支持政策情況
圖表217 中國部分省、直轄市、自治區“十四五”新增光伏裝機量規劃
圖表218 2021-2030年不同尺寸硅片占比變化趨勢
圖表219 2021-2030年不同電池技術市場占比變化趨勢
圖表220 中投顧問對2022-2026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預測
圖表221 中投顧問對2022-2026年中國光伏電池產量預測
圖表222 中投顧問對2022-2026年全球太陽能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預測
自20世紀70年代全球爆發石油危機以來,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在西方發達國家引起了高度重視,光伏行業在全球迅速發展。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從2013年的135.76GW,逐步增長到2017年的386.11GW,再飛躍到2020年的710.1GW。各國加快光伏發展步伐,美國政府計劃到2030年美國電力50%來源于可再生能源發電,日本政府計劃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比將升至20%。國際能源署(IEA)預測,到2030年全球光伏累計裝機量有望達1721GW,到2050年將進一步增加至4670GW。
我國太陽能光伏行業雖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尤其是2013年以來,在國家及各地區的政策驅動下,太陽能光伏發電在我國呈現爆發式增長,2020年,全國光伏新增裝機48.2GW,其中集中式光伏電站32.68GW、分布式光伏15.52GW,累計光伏并網裝機量達到253GW。2021年,我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為30656萬千瓦,同比增20.9%。2022年1-6月,我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為33677萬千瓦,同比增25.8%。
2020年全球多個國家相繼發布了碳中和計劃,2020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推動煤炭消費盡早達峰,大力發展新能源。此前在氣候雄心峰會上,我國已提出,到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將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將達到25%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碳中和”目標的提出,將促使能源結構快速向清潔低碳化加速轉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快速提升,推動我國光伏產業發展進入新的階段。
2021年9月22日,中共中央下發《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內容極其豐富。文件強調: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大力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海洋能、地熱能等,不斷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2021年10月24日,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方案提出,大力發展新能源,全面推進風電、太陽能發電大規模開發和高質量發展,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加快建設風電和光伏發電基地。2021年11月24日,為進一步優化光伏電站開發建設管理,促進光伏發電行業持續高質量發展,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組織有關單位在《光伏電站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基礎上,修訂形成了《光伏發電開發建設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2021年12月31日,五部門聯合發布《智能光伏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要求到2025年,光伏行業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產業技術創新取得突破。新型高效太陽能電池量產化轉換效率顯著提升,形成完善的硅料、硅片、裝備、材料、器件等配套能力。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6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紹了太陽能及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原理、分類、部件構成等,接著分析了國內外光伏發電產業的現狀、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發展。隨后,報告對光伏發電產業做了區域發展分析、技術動向分析、關聯產業分析、上市公司經營狀況分析、投資分析和項目投資案例分析,最后預測了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的未來前景。
本研究報告數據主要來自于國家統計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家能源局、中投產業研究院產業研究中心、中投產業研究院市場調查中心、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以及國內外重點刊物等渠道,數據權威、詳實、豐富,同時通過專業的分析預測模型,對行業核心發展指標進行科學地預測。您或貴單位若想對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有個系統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資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本報告將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