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場景金融相關概述
1.1 金融場景的定義
1.1.1 產品
1.1.2 分享
1.1.3 跨界
1.1.4 流量
1.2 場景金融概念
1.2.1 場景金融的定義
1.2.2 場景金融的內涵
1.2.3 場景金融的分類
1.2.4 場景金融的構成
第二章 2020-2022年中國場景金融發展推動要素
2.1 經濟環境促進消費需求
2.1.1 宏觀經濟形勢
2.1.2 產業轉型升級
2.1.3 居民消費環境
2.1.4 消費市場特征
2.1.5 居民貸款狀況
2.2 互聯網的普及強化用戶基礎
2.2.1 總體網民規模
2.2.2 手機網民規模
2.2.3 互聯網應用發展特點
2.2.4 網絡支付用戶規模
2.3 大數據的發展提供技術基礎
2.3.1 市場發展階段
2.3.2 產業驅動主體
2.3.3 總體市場規模
2.3.4 核心產業規模
2.3.5 產業發展提速
2.4 征信技術的進步加強安全保障
2.4.1 征信產業鏈介紹
2.4.2 征信行業發展階段
2.4.3 企業征信發展狀況
2.4.4 個人征信發展狀況
2.4.5 征信體系主要模式
2.4.6 征信市場競爭情況
2.4.7 征信行業發展趨勢
2.5 移動支付技術的發展形成內生動力
2.5.1 移動支付基本方式
2.5.2 移動支付用戶規模
2.5.3 移動支付交易規模
2.5.4 移動支付市場格局
2.5.5 移動支付行業動態
第三章 2020-2022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分析
3.1 2020-2022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綜述
3.1.1 互聯網金融業發展歷程
3.1.2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邏輯
3.1.3 互聯網金融的比較優勢
3.1.4 互聯網金融的主要風險
3.2 2020-2022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運行分析
3.2.1 行業發展規模
3.2.2 行業發展特征
3.2.3 企業布局動態
3.2.4 市場競爭格局
3.2.5 行業面臨挑戰
3.3 中國互聯網金融業商業模式分析
3.3.1 行業商業模式
3.3.2 行業盈利模式
3.4 中國互聯網金融監管環境
3.4.1 市場監管綜述
3.4.2 行業監管框架
3.4.3 行業監管趨勢
3.4.4 監管體系構建
3.4.5 行業監管趨嚴
3.5 中國互聯網金融發展前景及趨勢分析
3.5.1 未來主要發展方向
3.5.2 合規創新發展趨勢
3.5.3 服務實體經濟方向
3.5.4 金融科技驅動發展
第四章 2020-2022年中國場景金融行業發展分析
4.1 2020-2022年中國消費金融行業運行分析
4.1.1 消費金融發展模式
4.1.2 消費金融產業鏈分析
4.1.3 消費金融市場規模
4.1.4 互聯網消費金融現狀
4.1.5 現金貸平臺轉型趨勢
4.2 消費金融場景化發展背景
4.2.1 消費金融場景化含義
4.2.2 消費金融場景化作用
4.2.3 消費場景運行效率對比
4.2.4 消費金融場景化進展
4.3 場景金融需求場景分析
4.3.1 場景金融切入邏輯
4.3.2 支付需求場景
4.3.3 消費者需求場景
4.3.4 針對特定人群需求
4.4 2020-2022年中國場景金融市場發展分析
4.4.1 市場需求規模
4.4.2 市場交易規模
4.4.3 市場滲透狀況
4.4.4 市場結構分析
4.5 場景金融運作模式分析
4.5.1 場景金融商業模式
4.5.2 場景金融技術模式
4.5.3 場景金融作用機理
4.6 2020-2022年中國場景金融市場格局分析
4.6.1 市場參與主體
4.6.2 市場競爭格局
4.6.3 優劣勢對比分析
4.6.4 市場競爭范式
4.7 2020-2022年互聯網企業布局場景金融
4.7.1 互聯網企業優勢
4.7.2 企業業態模式
4.7.3 阿里集團
4.7.4 騰訊
4.7.5 百度
4.8 中國場景金融行業存在的問題
4.8.1 風控能力待加強
4.8.2 消費場景需增多
4.8.3 信用體系需完善
4.9 中國場景金融行業發展建議
4.9.1 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4.9.2 加快信用體系建設
4.9.3 發展多樣性的機構
4.9.4 降低市場交易成本
4.9.5 加快推動資產證券化
第五章 2020-2022年中國場景金融行業重點場景分析
5.1 金融理財場景
5.1.1 互聯網理財行業現狀
5.1.2 金融理財場景化變遷
5.1.3 場景化理財市場背景
5.1.4 企業布局場景化理財
5.1.5 場景化理財運作模式
5.1.6 場景化理財發展阻礙
5.1.7 場景化理財發展建議
5.2 購物場景
5.2.1 零售行業發展規模
5.2.2 網絡零售交易規模
5.2.3 零售金融市場需求
5.2.4 零售企業布局優勢
5.2.5 零售行業趨勢展望
5.3 出行場景
5.3.1 專車市場用戶規模
5.3.2 出行市場競爭狀況
5.3.3 銀行布局出行市場
5.4 旅游場景
5.4.1 旅游行業經濟運行狀況
5.4.2 場景金融具體應用分析
5.4.3 旅游金融行業相關政策
5.4.4 旅游場景金融滲透規模
5.4.5 旅游金融主要業態剖析
5.4.6 旅游金融市場競爭格局
5.5 汽車消費場景
5.5.1 汽車金融市場規模
5.5.2 汽車金融市場格局
5.5.3 汽車消費金融應用
5.5.4 汽車金融融資規模
5.5.5 汽車金融面臨挑戰
5.6 住房場景
5.6.1 購房貸款規模
5.6.2 租房市場規模
5.6.3 消費金融應用
5.6.4 租房分期市場
5.7 醫美場景
5.7.1 醫美市場現狀
5.7.2 消費群體分析
5.7.3 市場發展特點
5.7.4 醫美金融服務
5.7.5 市場面臨難點
5.7.6 行業發展趨勢
5.8 校園場景
5.8.1 產業鏈條分析
5.8.2 市場發展進程
5.8.3 市場需求規模
5.8.4 銀行布局動態
5.8.5 行業發展趨勢
5.8.6 未來發展展望
第六章 2020-2022年傳統金融機構布局場景金融
6.1 傳統金融機構布局場景金融的必要性
6.1.1 應對互聯網沖擊
6.1.2 提升機構競爭能力
6.1.3 構建金融生態圈
6.2 商業銀行發力場景金融領域
6.2.1 銀行布局狀況
6.2.2 營銷模式轉型
6.2.3 銀行發展策略
6.3 中國商業銀行場景金融布局案例
6.3.1 中國銀行
6.3.2 工業銀行
6.3.3 農業銀行
6.3.4 建設銀行
6.3.5 招商銀行
6.3.6 平安銀行
6.3.7 中信銀行
6.4 商業銀行發展場景金融的挑戰與建議
6.4.1 銀行面臨挑戰
6.4.2 銀行發展原則
6.4.3 銀行發展措施
6.4.4 未來發展建議
第七章 2020-2022年中國場景金融行業重點企業案例分析
7.1 京東白條
7.1.1 產品基本介紹
7.1.2 場景覆蓋范圍
7.1.3 業務經營狀況
7.1.4 產品升級動態
7.1.5 企業整合動態
7.2 螞蟻花唄
7.2.1 產品基本介紹
7.2.2 企業經營狀況
7.2.3 場景覆蓋范圍
7.2.4 醫療場景布局
7.2.5 交易分期業務
7.3 搜易貸
7.3.1 產品基本介紹
7.3.2 業務經營范圍
7.3.3 業務模式介紹
7.3.4 業務多元布局
7.4 分期樂
7.4.1 產品基本介紹
7.4.2 業務經營狀況
7.4.3 產品營銷體系
7.4.4 服務場景升級
第八章 2020-2022年中國場景金融行業相關政策分析
8.1 消費金融行業利好新政解讀
8.1.1 消費金融發展機遇
8.1.2 消費金融長期利好
8.1.3 消費金融業務挑戰
8.2 場景金融行業利好政策
8.2.1 消費金融支持政策
8.2.2 互聯網金融發展意見
8.2.3 推動金融場景拓展
8.2.4 網貸行業規范管理
8.2.5 消費信貸支持政策
8.3 政策對場景金融發展的影響
8.3.1 對產品類型的影響
8.3.2 對金融杠桿的影響
8.3.3 對行業合規的影響
第九章 2020-2022年中國場景金融行業投融資分析
9.1 2020-2022年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投融資現狀
9.1.1 融資特點分析
9.1.2 行業融資金額
9.1.3 融資金額分布
9.1.4 融資領域分布
9.1.5 企業融資概況
9.1.6 平臺上市狀況
9.2 國內外互聯網金融領域企業融資狀況
9.2.1 全球互聯網金融行業融資動態
9.2.2 國內互聯網金融平臺融資案例
9.2.3 國外互聯網金融行業融資案例
9.2.4 互聯網金融行業融資案例點評
9.3 2020-2022年中國場景金融投資分析
9.3.1 消費金融投融資規模
9.3.2 消費金融公司融資動態
9.3.3 信用卡代償平臺上市
9.3.4 場景金融行業投資潛力
9.3.5 場景金融行業投資建議
第十章 中國場景金融行業發展前景展望
10.1 中國消費金融行業發展前景
10.1.1 市場前景廣闊
10.1.2 總體發展趨勢
10.1.3 主體發展趨勢
10.1.4 業務發展趨勢
10.1.5 風險管理趨勢
10.1.6 未來發展方向
10.2 中國場景金融未來發展趨勢
10.2.1 垂直化發展趨勢
10.2.2 生態鏈構建趨勢
10.2.3 金融科技發展趨勢
10.2.4 定制化發展趨勢
10.2.5 引領商業發展變革
10.3 中投顧問對2022-2026年中國場景金融行業預測分析
10.3.1 2022-2026年中國場景金融行業影響因素分析
10.3.2 2022-2026年中國場景金融交易規模預測
圖表 金融場景的含義
圖表 消費者行為軌跡
圖表 場景金融的分類
圖表 場景金融產業構成體系
圖表 場景金融發展基礎
圖表 2020年與2021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數與中位數對比
圖表 2020年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及構成
圖表 2020-2021年中國居民消費信貸規模及增速
圖表 2020-2021年中國網民規模和互聯網普及率
圖表 2020-2021年中國手機網民規模及其占網民比例
圖表 2020-2021年網絡支付/手機網絡支付用戶規模及使用率
圖表 線下手機網絡支付用戶結算支付方式選擇
圖表 中國大數據市場發展階段
圖表 大數據市場產值圖
圖表 中國大數據核心產業規模及增速
圖表 征信產業鏈介紹
圖表 中國征信行業發展歷程
圖表 2016-2021年中國消費信貸余額及增長率
圖表 2016-2021年央行征信中心人群覆蓋情況
圖表 征信體系模式
圖表 中國征信市場競爭格局
圖表 2016-2021年中國移動支付用戶規模及預測
圖表 2021年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市場占比
圖表 2020-2021年P2P網貸行業成交量走勢
圖表 互聯網金融巨頭行業布局匯總
圖表 互聯網金融競爭格局
圖表 按商業模式劃分的市場主要參與者
圖表 互聯網金融信息服務行業盈利模式
圖表 互聯網金融行業監管體系
圖表 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互聯網金融描述的變化
圖表 互聯網金融合規經營與創新發展趨勢
圖表 互聯網金融未來發展方向
圖表 金融科技推動互聯網金融創新發展
圖表 中國消費金融產業鏈
圖表 我國P2P消費金融交易規模變化情況
圖表 中國互聯網消費金融放貸規模、增速及預測
圖表 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階段
圖表 消費金融場景化的條件
圖表 消費金融場景化的意義
圖表 不同消費場景效用對比
圖表 場景金融切入邏輯
圖表 以資金流轉渠道為切入點的場景
圖表 以消費者行為為切入點的場景
圖表 校園消費金融場景
圖表 2011-2021年我國居民消費貸款增長情況
圖表 2011-2021年我國居民新增消費貸款情況
圖表 2016-2021年中國場景金融交易規模及增速
圖表 2016-2021年中國場景金融市場滲透率
圖表 2016-2021年中國場景金融市場結構
圖表 以銀行為中介的資金借貸
圖表 以平臺為媒介的借貸與賒購
圖表 場景金融依托的技術體系
圖表 消費場景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
圖表 場景金融市場參與主體
圖表 場景金融參與主體及優劣勢分析
圖表 阿里集團場景金融布局
圖表 騰訊場景金融布局
圖表 阿里百度場景金融布局
圖表 2020-2021年互聯網理財用戶規模及使用率
圖表 2020-2021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月同比增長速度
圖表 2020-2021年中國網絡零售交易規模
圖表 2018-2021年中國網約車/快車用戶規模及增長率
圖表 2017-2021年中國國內旅游總收入
圖表 旅游場景消費金融的應用
圖表 2020-2021年互聯網旅游金融政策環境
圖表 在線旅游APP與互聯網金融APP用戶重合
圖表 2020-2021年在線旅游用戶互聯網金融覆蓋率
圖表 互聯網旅游金融市場產業鏈
圖表 旅游行業互聯網金融產品
圖表 在線旅游金融市場特征分析
圖表 OTA企業互聯網金融布局案例
圖表 傳統旅游機構布局互聯網金融領域
圖表 2016-2021年中國汽車金融市場規模
圖表 我國汽車金融主要參與者
圖表 我國汽車金融主要參與者優劣勢對比
圖表 汽車消費場景的應用
圖表 互聯網汽車金融面臨的挑戰
圖表 產業鏈圖譜
圖表 三大類企業共塑大學生消費金融市場競爭格局
圖表 大學生消費金融市場成熟度曲線
圖表 2015-2021年我國各類院校招生人數
圖表 2016-2021年大學生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規模及增速
圖表 校園消費金融產業趨勢
圖表 11家大型中資銀行轉型升級布局及產品
圖表 京東白條金融場景介紹
圖表 螞蟻借唄花唄、微粒貸、京東白條貸款余額
圖表 2017-2021年螞蟻小貸經營狀況
圖表 花唄支付場景
圖表 搜易貸業務模式
圖表 分期樂校園營銷體系
圖表 截至2021年互聯網金融平臺總融資金額TOP50(一)
圖表 截至2021年互聯網金融平臺總融資金額TOP50(二)
圖表 2015-2021年互聯網金融行業融資情況
圖表 截至2021年互聯網金融行業各子行業發生的融資情況統計
圖表 截至2021年部分子行業的平均融資金額分布
圖表 2015-2021年互聯網金融行業部分子行業融資金額分布
圖表 2015-2021年互聯網金融行業部分子行業融資數量分布
圖表 2021年互聯網金融行業單例融資金額TOP30(一)
圖表 2021年互聯網金融行業單例融資金額TOP30(二)
圖表 2021年互聯網金融行業單例融資金額TOP30(三)
圖表 上市互金平臺基本概況
圖表 2021年國內外互聯網金融融資環比變化情況
圖表 2021年國內互聯網金融平臺融資案例
圖表 2021年國外互聯網金融平臺部分融資案例(一)
圖表 2021年國外互聯網金融平臺部分融資案例(二)
圖表 金融科技未來發展趨勢
圖表 場景金融帶動商業發展變革
圖表 中投顧問對2022-2026年中國場景金融交易規模預測
場景金融是商家利用嵌入在消費場景中的金融服務,以刺激或促使消費者發生交易行為、助力實現商品的跨期交易。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經濟轉型對刺激消費、擴大內需進而調整經濟發展結構的迫切需求,以及居民收入和消費能力的提升,我國消費金融市場取得了快速的發展。2020年以來,監管部門相繼批籌5家消費金融公司,分別為2020年1月10日獲批籌建的重慶小米消費金融和北京陽光消費金融、2020年9月14日獲批籌建的重慶螞蟻消費金融以及2020年9月29日獲批籌建的蘇銀凱基消費金融和唯品富邦消費金融。這意味著我國消費金融公司數量已經達到30家。預計2025年中國狹義消費信貸(消費金融)余額將翻番,從約15萬億元增至約29萬億元。同時,全面提升風控水平、全價值鏈應用前沿科技、互聯網消金公司模式轉型等,將成為行業普遍關注的方向。
因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消費者的行為軌跡和消費方式隨之發生變化,商業模式與渠道也同時在進行重塑。在我國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結合消費場景,搶占入口成為金融機構、互聯網企業、電商系企業的重中之重。
隨著移動支付的線下布局的進一步完善和用戶習慣的日漸養成,場景金融市場還將保持一定規模的增長,同時,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尤其是移動支付的快速發展,場景金融將更多的滲透于我國既有的經濟運行中來。至2019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市場中,將有13.8%的銷售額被場景金融覆蓋,而在互聯網消費金融領域,這一數字將達到95%。
2018年8月18日,銀保監會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做好信貸工作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通知》,提出要積極發展消費金融,增強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2022年1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印發了第二個金融科技發展規劃——《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提出新時期金融科技發展指導意見,明確以加強金融數據要素應用為基礎,旨在進一步推動金融科技健全治理體系,完善數字基礎設施,促進金融與科技更深層次融合,力爭到2025年實現金融科技整體水平與核心競爭力跨越式提升。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6年中國場景金融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共十章。首先介紹了場景金融的概念,接著分析了場景金融發展的推動要素,隨后報告重點剖析了中國互聯網金融及場景金融行業的發展狀況。然后,報告詳細解析了中國場景金融重點場景發展現狀,并對傳統金融機構在場景金融領域的布局進行了細致的透析。最后,報告分析了場景金融領域重點案例、消費金融市場投資動態,并對場景金融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做出了科學的預測。
本研究報告數據主要來自于國家統計局、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監督委員會、中投產業研究院、中投產業研究院市場調查中心以及國內外重點刊物等渠道,數據權威、詳實、豐富,同時通過專業的分析預測模型,對行業核心發展指標進行科學地預測。您或貴單位若想對場景金融行業有個系統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資場景金融行業,本報告將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