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安全產業相關概述
1.1 安全產業基本介紹
1.1.1 安全產業定義
1.1.2 安全產業分類
1.1.3 產業發展意義
1.2 安全產業重點研發產品
1.2.1 風險監測預警產品
1.2.2 安全防護防控產品
1.2.3 應急處置救援產品
第二章 2020-2022年國際安全產業發展狀況及經驗借鑒
2.1 全球安全產業發展綜述
2.1.1 產業發展規模
2.1.2 市場發展格局
2.1.3 細分市場規模
2.1.4 產業發展趨勢
2.2 發達國家安全產業企業專業化發展分析
2.2.1 專業化發展經驗
2.2.2 專業化發展優勢
2.2.3 對我國的啟示
第三章 2020-2022年中國安全產業發展環境分析
3.1 經濟環境分析
3.1.1 宏觀經濟概況
3.1.2 對外經濟分析
3.1.3 工業經濟運行
3.1.4 固定資產投資
3.1.5 宏觀經濟展望
3.2 政策環境
3.2.1 安全生產標準化辦法
3.2.2 安全生產法修訂
3.2.3 國家安全生產規劃
3.2.4 國家信息化規劃
3.2.5 國家應急體系規劃
3.3 技術環境
3.3.1 人臉識別
3.3.2 物聯網技術
3.3.3 工業互聯網
3.3.4 5G通訊技術
第四章 2020-2022年中國安全產業發展深度分析
4.1 中國安全產業發展綜述
4.1.1 產業應用范圍
4.1.2 產業集中度分析
4.1.3 產品BCG分析
4.2 2020-2022年中國安全產業運行分析
4.2.1 國內城市公共安全形勢
4.2.2 財政公共安全支出規模
4.2.3 安全應急產業產值規模
4.2.4 安全產業企業布局分析
4.3 中國城市公共安全滿意度分析
4.3.1 城市公共安全感指數排行
4.3.2 自然安全感指數排行
4.3.3 生態安全感指數排行
4.3.4 公共衛生安全感指數排行
4.3.5 食品安全感指數排行
4.3.6 交通安全感指數排行
4.3.7 公共場所設施安全感指數排行
4.3.8 治安安全感指數排行
4.3.9 社會保障安全感指數排行
4.3.10 信息安全感指數排行
4.4 中國安全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4.4.1 主要問題及原因
4.4.2 發展制約因素分析
4.4.3 產業發展策略分析
第五章 2020-2022年中國安防領域發展狀況分析
5.1 安防領域基本概述
5.1.1 安防產業介紹
5.1.2 安防發展必要性
5.1.3 安防產業鏈組成
5.2 2020-2022年中國安防行業運行分析
5.2.1 行業發展回顧
5.2.2 行業發展規模
5.2.3 項目建設規模
5.2.4 景氣指數分析
5.2.5 上市企業運行
5.2.6 行業發展問題
5.2.7 行業發展對策
5.3 2020-2022年中國智能安防市場發展分析
5.3.1 產業鏈分析
5.3.2 行業發展優勢
5.3.3 行業發展歷程
5.3.4 市場規模分析
5.3.5 市場競爭格局
5.3.6 5G技術推動
5.3.7 設備市場狀況
5.4 中國安防領域發展前景展望
5.4.1 行業發展機遇
5.4.2 市場前景預測
5.4.3 行業發展趨勢
5.4.4 未來發展目標
5.4.5 未來發展重點
第六章 2020-2022年中國信息安全領域發展狀況分析
6.1 中國信息安全行業相關政策分析
6.1.1 信息安全相關國家標準
6.1.2 數據安全法正式發布
6.1.3 個人信息保護法施行
6.1.4 網絡安全審查辦法公布
6.1.5 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辦法
6.2 2020-2022年中國信息安全市場分析
6.2.1 產業鏈結構分析
6.2.2 行業發展背景
6.2.3 市場收入規模
6.2.4 市場競爭格局
6.2.5 產品認證情況
6.2.6 下游行業分布
6.3 中國信息安全行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6.3.1 行業監管問題分析
6.3.2 自主創新有待提高
6.3.3 競爭環境有待優化
6.3.4 安全專業人才缺乏
6.3.5 新技術帶來的挑戰
6.4 中國信息安全行業發展對策建議
6.4.1 完善法律法規
6.4.2 加強政府管理
6.4.3 基礎設施保護
6.4.4 人才培養對策
6.4.5 推進信息產業化
6.5 信息安全行業投資機遇分析
6.5.1 國產化替代加強
6.5.2 政策體系逐步完善
6.5.3 信息安全意識提升
6.5.4 信息安全需求將增加
6.6 信息安全產業發展前景展望
6.6.1 信息安全行業發展前景
6.6.2 信息安全行業發展方向
6.6.3 數據安全行業發展潛力
第七章 2020-2022年中國消防安全領域發展狀況分析
7.1 消防產業發展概述
7.1.1 消防產業鏈分析
7.1.2 消防產業發展意義
7.1.3 消防產業發展階段
7.2 2020-2022年中國消防產業發展運行狀況
7.2.1 消防工作回顧
7.2.2 市場規模測算
7.2.3 設備采購規模
7.2.4 市場競爭情況
7.2.5 銷售模式分析
7.2.6 標準建設動態
7.2.7 行業進入壁壘
7.3 2020-2022年中國智慧消防行業發展分析
7.3.1 行業發展必要性
7.3.2 智慧消防建設需求
7.3.3 智慧消防發展階段
7.3.4 智慧消防市場規模
7.3.5 智慧消防市場格局
7.3.6 智慧消防建設前景
7.3.7 智慧消防體系構建
7.4 中國消防安全領域發展問題及對策建議
7.4.1 消防行業發展困境
7.4.2 消防安全管理問題
7.4.3 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問題
7.4.4 消防監督模式相關建議
7.4.5 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對策
7.5 中國消防安全領域發展前景展望
7.5.1 行業發展機遇
7.5.2 行業發展目標
7.5.3 行業發展方向
7.5.4 技術發展趨勢
第八章 2020-2022年中國交通安全領域發展狀況分析
8.1 交通安全領域相關概述
8.1.1 交通安全發展重點
8.1.2 相關利好政策加持
8.1.3 交通安全發展方向
8.2 2020-2022年中國道路交通安全領域發展概述
8.2.1 道路交通安全回顧
8.2.2 道路交通安全現狀
8.2.3 道路交通安全形勢
8.3 2020-2022年中國智能交通行業運行狀況分析
8.3.1 智能交通市場需求分析
8.3.2 智能交通主要應用領域
8.3.3 智能交通產業鏈分析
8.3.4 智能交通項目運行情況
8.3.5 智能交通市場競爭格局
8.3.6 地區公交智能化試點
8.3.7 地區智能交通發展布局
8.4 道路交通安全領域面臨的挑戰
8.4.1 安全設施建設亟待加強
8.4.2 城市人口規模不斷擴張
8.4.3 農村交通安全發展問題
8.4.4 安全文明駕駛意識弱
8.5 道路交通安全領域發展建議分析
8.5.1 重視道路交通安全問題
8.5.2 強化交通安全部門責任
8.5.3 完善企業安全責任體制
8.5.4 加強司乘人員安全培訓
8.5.5 加強非法營運執法監管
8.5.6 完善農村交通安全設施
8.5.7 加快高速信息系統建設
8.5.8 完善交通應急救助體系
8.6 “十四五”全國道路交通安全規劃
8.6.1 道路交通安全的規劃目標
8.6.2 完善道路交通安全治理體系
8.6.3 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法治能力
8.6.4 打造道路安全通行環境
8.6.5 提高車輛本質及運行安全
8.6.6 提高參與者安全文明素質
8.6.7 完善應急處置和救援機制
8.6.8 深化交通安全科技應用
8.6.9 道路交通安全保障措施
第九章 2020-2022年中國食品安全檢測產業發展狀況分析
9.1 國外食品安全監管經驗借鑒
9.1.1 美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
9.1.2 加拿大食品安全監管體系
9.1.3 埃及食品安全監管體系
9.1.4 西班牙食品安全監管體系
9.1.5 俄羅斯食品安全監管體系
9.2 國內食品安全發展綜述
9.2.1 食品安全監管歷程
9.2.2 食品安全監管政策
9.2.3 食品安全發展現狀
9.2.4 食品安全現存問題
9.2.5 食品安全發展路徑
9.3 2020-2022年中國食品安全檢測行業發展分析
9.3.1 發展重要意義
9.3.2 市場規模狀況
9.3.3 行業營收狀況
9.3.4 機構數量規模
9.3.5 區域發展格局
9.3.6 行業發展趨勢
9.4 中國食品安全檢測行業存在的問題
9.4.1 多個檢測機構體系并存
9.4.2 安全檢測標準尚未完善
9.4.3 機構檢測能力良莠不齊
9.4.4 高素質的專業人才缺乏
9.5 中國食品安全檢測行業發展策略分析
9.5.1 構建食品安全體系
9.5.2 合理整合相關資源
9.5.3 統一食品檢測標準
9.5.4 增加檢驗檢測投入
9.5.5 增加企業檢測積極性
第十章 2020-2022年中國其他領域安全產業發展狀況分析
10.1 建筑安全
10.1.1 現代建筑工程特點
10.1.2 房屋市政工程安全
10.1.3 市政工程安全治理
10.1.4 建筑安全管理問題
10.1.5 建筑安全管理對策
10.2 礦山安全
10.2.1 安全管理重要意義
10.2.2 礦山安全生產形勢
10.2.3 礦山安全事故案例
10.2.4 礦山安全管理問題
10.2.5 礦山安全管理措施
10.3 電力安全
10.3.1 電力安全生產相關政策
10.3.2 電力安全生產形勢分析
10.3.3 全國電力安全生產情況
10.3.4 電力安全生產管理問題
10.3.5 電力安全生產管理建議
10.4 職業健康
10.4.1 職業健康基本概述
10.4.2 職業健康發展背景
10.4.3 中國職業病發展現狀
10.4.4 職業病防治工作需求
10.4.5 中國職業病防治問題
10.4.6 中國職業病防治對策
10.4.7 國家職業病防治規劃
10.5 應急救援
10.5.1 中國應急救援工作發展現狀
10.5.2 中國應急救援隊伍發展分析
10.5.3 中國應急救援裝備配備分析
10.5.4 中國應急救援發展形勢分析
第十一章 2020-2022年中國安全產業部分區域發展特征及規劃方向
11.1 廣東省
11.1.1 區域政策環境
11.1.2 安全生產狀況
11.1.3 產業發展動態
11.1.4 重點區域發展
11.1.5 安全工作部署
11.2 安徽省
11.2.1 區域政策環境
11.2.2 安全生產狀況
11.2.3 產業發展現狀
11.2.4 產業發展形勢
11.2.5 產業發展對策
11.2.6 產業發展方向
11.3 江蘇省
11.3.1 區域政策環境
11.3.2 安全生產狀況
11.3.3 應急產業現狀
11.3.4 發展重點工程
11.3.5 產業發展形勢
11.4 云南省
11.4.1 區域政策環境
11.4.2 安全生產情況
11.4.3 產業發展動態
11.4.4 發展重點工程
11.4.5 產業發展形勢
第十二章 2020-2022年國家安全產業示范園區建設發展分析
12.1 安全產業園區發展綜述
12.1.1 園區基本概念
12.1.2 相關管理政策
12.1.3 園區區域分布
12.1.4 園區發展問題
12.1.5 園區發展建議
12.2 國家安全產業示范園區典型案例分析
12.2.1 徐州安全科技產業園
12.2.2 合肥高新區安全產業園
12.2.3 西安高新區安全產業示范園
12.2.4 溫州安全(應急)產業園
12.2.5 株洲高新區安全產業示范園
第十三章 中投顧問對2022-2026年中國安全產業發展前景預測分析
13.1 中國安全產業發展前景展望
13.1.1 安全產業發展機遇
13.1.2 安全產業發展潛力
13.1.3 安全產業發展思路
13.2 中國安全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13.2.1 安全產業的市場化
13.2.2 安全產業的規;
13.2.3 安全產業的專業化
13.2.4 安全產業的標準化
13.2.5 安全產業的集成化
13.3 中投顧問對2022-2026年中國安全產業預測分析
13.3.1 2022-2026年中國安全產業影響因素分析
13.3.2 2022-2026年中國國家財政公共安全支出預測
13.3.3 2022-2026年中國安全應急產業總產值預測
圖表1 安全產業分類
圖表2 全球主要安全技術裝備生產企業
圖表3 全球主要個體防護生產企業情況
圖表4 2016-2020年全球安檢設備行業市場規模體量分析
圖表5 2020年全球安檢設備行業細分市場占比
圖表6 直接或以合資形式進入中國市場的部分國外企業
圖表7 直接或以合資形式進入中國市場的部分國外企業(續表)
圖表8 通過代理商進入中國市場的部分國外企業
圖表9 2017-2021年中國生產總值及其增長速度
圖表10 2017-2021年中國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
圖表11 2022年GDP初步核算數據
圖表12 2017-2022年GDP同比增長速度
圖表13 2017-2022年GDP環比增長速度
圖表14 2017-2021年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
圖表15 2021年貨物進出口總額及其增長速度
圖表16 2021年主要商品出口數量、金額及其增長速度
圖表17 2021年主要商品進口數量、金額及其增長速度
圖表18 2021年對主要國家和地區貨物進出口金額、增長速度及其比重
圖表19 2021年外商直接投資(不含銀行、證券、保險領域)及其增長速度
圖表20 2021年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額及其增長速度
圖表21 2017-2021年全部工業增加值及其增長速度
圖表22 2021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及其增長速度
圖表23 2021-2022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速度
圖表24 2022年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生產主要數據
圖表25 2021年中國三次產業投資占固定自查投資(不含農戶)比重
圖表26 2021年分行業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速度
圖表27 2021年固定資產投資新增主要生產與運營能力
圖表28 2021年房地產開發和銷售主要指標及其增長速度
圖表29 2021-2022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速
圖表30 2022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主要數據
圖表31 《“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信息安全的相關內容
圖表32 基于5G的高頻段傳輸技術
圖表33 5G移動通信技術的應用和發展表現
圖表34 波士頓矩陣圖
圖表35 我國安全產業重點領域及產品BCG分析
圖表36 2019-2022年中央本級支出中公共安全支出規模及預算
圖表37 國內典型企業安全產業領域布局
圖表38 全國城市公共安全感指數及排名
圖表39 全國城市總體公共安全感指數
圖表40 全國城市總體公共安全感指數-雷達圖
圖表41 全國城市分項公共安全感指數及排名
圖表42 全國城市分項安全感指數-雷達圖
圖表43 全國城市分項安全感指數
圖表44 全國城市分項安全感指數及排名
圖表45 全國城市自然安全感指數及排名
圖表46 全國城市自然安全感指數
圖表47 全國城市生態安全感指數及排名
圖表48 全國城市生態安全感指數
圖表49 全國城市公共衛生安全感指數及排名
圖表50 全國公共衛生安全感指數
圖表51 全國城市食品安全感指數及排名
圖表52 全國城市食品安全感指數
圖表53 全國城市交通安全感指數及排名
圖表54 全國城市交通安全感指數
圖表55 全國城市公共場所設施安全感指數及排名
圖表56 全國城市公共場所設施安全感指數
圖表57 全國城市治安安全感指數及排名
圖表58 全國城市社會治安安全感指數
圖表59 全國城市社會保障安全感指數及排名
圖表60 全國城市社會保障安全感指數
圖表61 全國城市信息安全感指數及排名
圖表62 全國城市信息安全感指數
圖表63 安防產業鏈組成
圖表64 2020-2021年安防行業產值
圖表65 2021年全國及深圳安防企業及從業人員規模
圖表66 2017-2021年中國安防千萬項目市場規模
圖表67 2008-2022年中國安防行業景氣及企業家信心指數走勢
圖表68 2009-2022年二季度安防行業景氣指數及企業家信心指數走勢
圖表69 2008-2022年二季度企業生產景氣指數情況
圖表70 2008-2022年安防產品(工程)銷售景氣指數
圖表71 2010-2022年二季度安防產品(工程)銷售景氣指數
圖表72 2008-2022年二季度安防企業外貿出口景氣指數走勢
圖表73 2008-2022年二季度企業盈利景氣指數情況
圖表74 2008-2022年二季度固定資產投資投入景氣指數
圖表75 2008-2022年二季度科技創新投入
圖表76 中國智能安防產業鏈
圖表77 中國智能安防行業發展歷程
圖表78 2013-2021年中國智能安防行業市場規模
圖表79 2021年中國智能安防行業主要企業的基本信息
圖表80 2021年中國智能安防行業主要企業的基本信息(續)
圖表81 智能安防行業企業競爭梯隊
圖表82 信息安全產業鏈
圖表83 2019-2021年中國信息安全收入規模
圖表84 中國信息安全行業競爭派系
圖表85 2021年中國信息安全行業主要企業基本信息
圖表86 截至2021年底國家信息安全產品通過測評的數量
圖表87 截至2021年底信息安全服務資質認證通過測評的數量
圖表88 2020年中國信息安全下游客戶行業分布情況
圖表89 消防產業鏈
圖表90 主要的消防產品
圖表91 2015-2020年中國消防市場規模測算
圖表92 2022年全國消防設備行業招標采購供應商百強(一)
圖表93 2022年全國消防設備行業招標采購供應商百強(二)
圖表94 2022年全國消防設備行業招標采購供應商百強(三)
圖表95 中國民用消防領域企業競爭情況
圖表96 消防產業銷售模式示意圖
圖表97 智慧消防建設的主要需求
圖表98 中國智慧消防行業發展歷程
圖表99 2015-2020年中國智慧消防市場規模(基于消防行業占比)
圖表100 智慧消防行業主要參與者類型及業務布局情況
圖表101 受訪企業認為目前中國消防行業存在的問題
圖表102 “十四五”消防安全治理相關規劃目標
圖表103 中國消防行業最新技術研發情況
圖表104 中國消防行業技術發展趨勢
圖表105 智能交通領域的需求情況
圖表106 智能交通產業鏈
圖表107 2011-2021年城市智能交通市場參與者數量
圖表108 2021年中國公交智能化應用試點城市
圖表109 “十四五”道路交通安全主要指標
圖表110 2021年全年及第四季度各類食品監督抽檢結果匯總表
圖表111 2016-2021年中國食品安全檢測市場規模及增速
圖表112 2016-2021年中國食品檢測行業營收規模
圖表113 2017-2021年中國食品檢測機構數量
圖表114 2021年中國食品安全城市分數前十地區
圖表115 2021年中國相關食品安全檢測企業注冊數量前十地區
圖表116 2021年廣東省各行業事故情況表
圖表117 2022年廣東省各行業事故情況表
圖表118 “十四五”安徽省安全生產工作主要指標
圖表119 “十四五”江蘇省安全生產主要指標
圖表120 “十四五”云南省安全生產主要指標
圖表121 2020年中國國家級安全和應急產業園區分布圖
圖表122 2020年中國國家級安全和應急產業示范園區(基地)匯總表(一)
圖表123 2020年中國國家級安全和應急產業示范園區(基地)匯總表(二)
圖表124 中投顧問對2022-2026年中國國家財政公共安全支出預測
圖表125 中投顧問對2022-2026年中國安全應急產業總產值預測
安全產業是為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應急救援等安全保障活動提供專用技術、產品和服務的產業,是國家重點支持的戰略產業。發展安全產業對于落實安全發展理念、提升全社會安全保障能力和本質安全水平、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培育新經濟增長點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特別是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互聯網、新一代移動通信等新技術在全球興起,我國基本上和國外處于同一個起跑線,安全產業的發展或將迎來一個“彎道超車”的機遇。
從2010年我國首次提出安全產業的概念以來,其發展不斷提速。2021年4月22日,為引導企業集聚發展安全應急產業,優化安全應急產品生產能力區域布局,支撐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建設,指導各地科學有序開展國家安全應急產業示范基地(以下簡稱示范基地)建設,工信部、發改委和科技部聯合印發《國家安全應急產業示范基地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國家安全產業示范園區創建指南(試行)》與《國家應急產業示范基地管理辦法(試行)》同時廢止。2022年2月14日,國務院發布《“十四五”國家應急體系規劃》,對“十四五”時期安全生產、防災減災救災等工作進行全面部署。2022年4月6日,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印發《“十四五”國家安全生產規劃》,提出到2025年,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體制機制不斷健全,重大安全風險防控能力大幅提升,安全生產形勢趨穩向好,生產安全事故總量持續下降,危險化學品、礦山、消防、交通運輸、建筑施工等重點領域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經濟社會發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人民群眾安全感明顯增強。到2035年,安全生產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安全生產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全民安全文明素質全面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中投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6年中國安全產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共十三章。首先介紹了安全產業的相關概述及國際安全產業發展情況,接著分析了國內安全產業的發展環境及整體發展態勢,并從安防、信息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檢測等熱點領域進行了深入分析;隨后報告對產業區域發展、示范園區建設進行了分析;最后報告對安全產業的發展前景趨勢進行了科學的分析及預測。
本研究報告數據主要來自于國家統計局、工信部、科技部、中投產業研究院、中投產業研究院市場調查中心以及國內外重點刊物等渠道,數據權威、詳實、豐富,同時通過專業的分析預測模型,對行業核心發展指標進行科學地預測。您或貴單位若想對安全產業有個系統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資安全相關行業,本報告將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考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