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薦組合:三一重工、晶盛機電、邁為股份、先導智能、恒立液壓、奧特維、杰瑞股份、華測檢測、金博股份、柏楚電子、杭可科技、奧普特、利元亨、高測股份、芯源微、聯贏激光、瀚川智能、新銳股份。
2.投資要點:
光伏設備:邁為股份獲潤海(華潤&愛康合資)1.8GW訂單,設備訂單加速落地利好龍頭設備商2022年9月13日據浙江政府采購網,邁為股份獲潤海一期3GW異質結項目中的1.8GW訂單,報價3.72億/GW。(1)2021年8月13日華潤電力啟動建設12GW異質結項目,包括24條500MW二代異質結電池生產裝備線和24條500MW電池組件封裝生產線等。(2)2021年12月6日,華潤電力、舟山海投及愛康科技共同出資成立浙江潤海新能源有限公司作為建設主體,分別持股40%/40%/20%,項目分4期建設,一期先行建設3GW。(3)潤海一期3GW先行招標1.8GW,邁為已中標,其余1.2GW有望年內落地。我們預計2022年HJT降本增效加速推進,2022年底HJT電池片的單W生產成本與PERC打平,2023年開始全行業擴產爆發&主流大廠將開始規模擴產。投資建議:硅片環節推薦晶盛機電、高測股份;電池片設備推薦邁為股份;組件設備推薦奧特維;熱場環節推薦金博股份。
換電設備:上汽、中石油、中石化、寧德成立換電聯盟,多玩家共推行業爆發利好龍頭設備商9月22日上汽集團聯合中石化、中石油、寧德等共同投資的上海捷能智電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捷能智電以動力電池租賃業務為核心,開展換電技術研發推廣、電池運營管理、大數據服務等,形成換電完整生態,打造標準化平臺,提升新能源車主的用戶體驗。
當前換電模式逐步獲得認可,頭部設備商優先受益。換電行業已有多方入場,包括以蔚來為代表的汽車廠商,以寧德為代表的動力電池廠商,以國家電網為代表的能源供應商以及以奧動新能源為代表的換電運營商等。未來低基數的換電行業具備高成長性,我們預計2025年建設換電站數量將超1.6萬座,對應設備投資額近400億元。瀚川智能作為換電龍頭設備商已擁有換電站制造、核心零部件與終端運營系統平臺三大類產品,已與協鑫能科、寧德時代等達成合作,在大客戶切入上具備先發優勢,充分受益于換電行業0-1發展。推薦瀚川智能,建議關注博眾精工、協鑫能科、山東威達、科大智能、上海玖行、伯坦科技(未上市)、英飛特(未上市)。
通用自動化:8月經濟數據逐步企穩,建議關注需求韌性較強的自動化板塊
宏觀層面:8月工業增加值同比+4.2%,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同比+3.1%、較上月回升0.4pct,反映出制造業景氣逐步企穩。其中拉動較大的是汽車制造業,智能手機、集成電路需求依舊偏弱。1-8月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10.0%,單月增速從7.5%提升至10.6%,投資端也有改善。
中觀層面:①1-8月工業機器人產量27.8萬臺,同比-10.5%;其中8月產量4.1萬臺,同比-1.1%,環比+8.1%。以ABB、KUKA和雅馬哈為例,8月訂單分別同比+34%/+16%/-22%,環比+65%/+12%/+8%。下游鋰電、光伏等新興行業保持較快增長,3C、一般工業等需求較為疲軟。②1-8月金屬切削機床產量38萬臺,同比-10.5%,其中8月單月產量5萬臺,同比-13.5%,環比+10%。以北京精雕、山崎馬扎克和德馬吉森精機為例,8月銷量分別環比+15%/-29%/+22%,頭部企業恢復速度快于行業。工業自動化推薦怡合達、綠的諧波、埃斯頓、國茂股份;刀具推薦歐科億、華銳精密、新銳股份;機床行業推薦科德數控、創世紀、國盛智科,建議關注海天精工。
半導體設備:中報兌現業績高增長,中芯國際擴產利好半導體設備板塊
2022H1十家上市半導體設備公司合計實現營收138.7億元,同比+41.6%,實現歸母凈利潤24.1億元,同比+44.9%,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21.49億元,同比+141.1%;其中八家半導體設備公司合計實現營收126.0億元,同比+59.58%,實現歸母凈利潤23.5億元,同比+90.18%,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21.17億元,同比+277.28%。由此可見半導體設備板塊收入端延續較快增長,同時規模效應下,半導體設備公司費用率明顯下降,扣非后凈利率水平顯著提升。中芯國際8月26日公告,擬投資75億美元建設12英寸晶圓代工生產線項目,產品主要應用于汽車電子、消費電子等領域,規劃建設產能10萬片/月,可提供28——180納米不同技術節點的晶圓代工與技術服務,我們此前強調中國大陸晶圓產能自給缺口依舊較大,未來晶圓廠的資本開支具有較高的確定性,中芯國際此次新建晶圓廠進一步驗證了先前觀點,利好設備板塊。重點推薦長川科技、北方華創、拓荊科技、華海清科、芯源微、至純科技、中微公司、華峰測控、盛美上海。
工程機械:9月挖機行業預計同比-9%,國內市場下滑較大
根據CME預估,9月挖機行業銷量18250臺左右,同比-9%,其中國內市場預估銷量9250臺,同比-33%,下滑較大。出口市場預估銷量9000臺,同比+46%,增幅環比收窄。2022上半年17家上市工程機械公司合計實現營收1535億元,同比下滑32%,實現歸母凈利潤96億元,同比下滑59%;板塊毛利率19%,同比下滑3.5pct,凈利率5%,同比下滑5pct。營收端下滑主要系行業同期高基數、更新需求回落、疫情影響下游基建地產開工,利潤率下滑主要系鋼材等原材料價格上漲、規模效應減弱等。其中,龍頭主機廠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徐工機械國際化進入兌現期,海外營收分別提升33%/40%/157%,有望對沖國內周期波動;核心零部件廠恒立液壓業績表現顯著優于行業,營收同比下滑26%,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25%,業績韌性較強。重點推薦:上游核心零部件【恒立液壓】業績觸底回暖【三一重工】【徐工機械】【中聯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