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安徽省政府駐上海辦事處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切實把“雙招雙引”擺在職能工作首要位置,克服上海疫情影響,發揮駐地優勢,主動對接滬蘇浙資源,著力挖掘招商線索,積極引薦和洽談項目,推動更多項目到安徽布局。
截至目前,已開工項目7個,總投資42.4億元;已簽約項目9個,協議總投資48.5億元;達成初步合作意向、正在洽談項目39個,擬投資204.5億元。
轉變職能 從“服務員”到“招商員”
新的使命定位,指明新的作為空間。為增強工作人員“雙招雙引”的思想自覺、行動自覺,省政府駐上海辦事處把“雙招雙引”作為一號工程、一把手工程,鮮明提出“人人都是招商員”的口號,樹立平臺意識、戰區意識,發揮駐地優勢,廣泛拓展人脈、匯聚信息、對接資源,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積極推動產業、資本、技術和人才合作,努力使滬辦成為我省在長三角招商引資的“先遣隊”“橋頭堡”。
從“服務員”到“招商員”,角色定位的轉變,需要人員能力的隨之提升。為此,滬辦開展各種業務培訓,努力使滬辦每一位干部職工成為招商引資的行家里手。每周一上午召開黨組理論中心組擴大會議,把十大新興產業和招商政策作為學習的重要內容;及時把省里十大新興產業實施方案、相關政策匯編成冊,做到人手一份,鼓勵干部職工參加省內和上海方面組織的各類培訓活動,讓滬辦每一位同志盡快熟悉產業、掌握政策。
以商招商 引導在滬徽商助力招商
深入一線拓展人脈、匯聚信息對接資源。今年以來,滬辦主動聯絡對接各類資源,先后到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北斗西虹橋基地、合肥實驗室上;、福建自貿區廈門片區、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上海清華國際創新中心、浙江省安徽商會、蘇州市安徽商會等走訪調研,拜訪皖籍院士5名、高端人才10名、高?蒲性核8家、商協會22家、校友會2家、企業53家,接待有關企業、商協會等來訪27批次。
堅持用市場的邏輯、資本的力量、平臺的思維在更大范圍整合資源,滬辦加大對皖籍在滬商協會的指導和支持,引導在滬徽商積極投身家鄉招商引資工作,把商協會的每一個會員變成滬辦的招商員。今年7月30日,滬辦組織近30名企業家來皖投資考察,共帶來意向合作項目18個,近期有7個項目有望簽約,擬投資120億元。
8月18日,滬辦會同省貿促會、廣慧投資聯盟在上海舉辦迎客松資本項目對接會,助推安徽資本市場發展。先后與上,F代服務業聯合會、新滬商聯合會等在滬知名商協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積極探索駐外機構與行業協會協同發展新機制。聯絡拜訪上海德國商會、上海美國商會、絲綢之路國際商會上海代表處等國際商協會組織和菲律賓中華總商會、香港福建社團聯合會,就推動合作交流、招商推介等事項達成初步共識。
“1113”機制 打出招商引資新攻勢
今年初,滬辦到聯東U谷走訪調研,與企業負責人座談交流,深入了解企業發展訴求,宣傳推介我省的投資發展環境及各市的產業發展方向,并邀請該企業到安徽投資考察。隨后,還陪同企業負責人先后到合肥高新區、廬陽區考察。在與合肥高新區、廬陽區負責人深入交流后,該企業決定在合肥高新區建立人工智能產業園,聚焦高端醫療器械制造。
6月中旬,總投資10億的人工智能產業園與合肥市高新區正式簽約。7月中旬,該項目正式開工。從項目洽談、項目推送、項目簽約到項目開工,滬辦全程參與。
從項目洽談、項目推送、項目簽約到項目開工實行全流程參與和閉環管理,完善項目臺賬,加強工作統籌,強化跟蹤服務,確保招商引資取得實效……目前,滬辦已形成“1113”工作機制,即:每月召開一次招商引資工作匯報暨項目調度會,每月組織一批企業家走進安徽,每月舉辦一次項目對接會,每三個月舉辦一次招商引資推介會和重大項目簽約儀式,全面打出招商引資新攻勢。
同時,改進考核評價,加強激勵考核,修訂滬辦公務員平時考核辦法,以實績論英雄,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滬辦每一位工作人員考核的重要內容,以此激發全體干部職工招商引資的斗志。
安徽省政府駐上海辦事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強化溝通協調,提升招引能力,“我們將與省人才辦對接,籌建長三角人才工作站,作為招才引智的重要抓手;制定長三角人才工作站建設方案,堅持把招引人才團隊與招引項目、招引資本結合起來,不斷擴大招引成效。”